中國江西網九江訊記者滕滕、鐘良攝影報道:冬日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九江縣沙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坡小學二年級的走廊,8歲的楊雨晨正在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如果沒有人說,記者肯定無法將眼前這位活潑開朗、笑容燦爛的小男孩跟一個與白血病抗爭了5年的小斗士聯系起來。近日,中國江西網記者采訪到楊宇晨的父親楊彬,聽他講述陪伴兒子戰勝病魔的故事。
楊宇晨在上課,按照老師要求舉起右手在空中寫字
楊雨晨放飛自己的紙飛機?
?? 厄運降臨,3歲兒子患白血病
今年29歲的楊彬家住九江縣沙河鄉天坡村余家大屋16號,記者看到,這是一棟修建于十多年前的老房子,外表已經殘破,屋內也極為簡陋,唯一像樣些的電器就是一個電視機。他告訴記者,當初原本打算攢夠錢后對房子進行翻修,卻沒想到兒子后來生了這樣一場大病……
時間倒回2011年3月份,一紙診斷書擊碎了楊彬對生活的所有夢想。正在外地打工的他突然接到老家母親的電話,稱自己年僅3歲的兒子楊宇晨疑似患上了白血病。他一下子就懵了,一天都沒敢耽擱,向工地請假后立即趕回家帶孩子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起初,他還抱有僥幸心理,期望孩子只是患上的普通的病癥,只是醫生誤診而已。然而,現實的檢查結果——“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幾個字卻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重重地壓在他的心口上。經過醫生的耐心解釋,他了解到這個病的嚴重性,死亡率非常高。

楊彬檢查兒子的作業
心力交瘁,一度想以死解脫
確診后,楊彬開始四處籌錢帶孩子治病,回憶起剛去醫院的前7個月,只能用“生不如死”來形容。那時兒子才3歲,每個星期一次化療,都要做骨穿抽骨髓,還要抽腦脊液。看著和釘子一樣粗的針頭插在孩子小小的身體上,楊彬心如刀絞。
在給兒子治病的4年里,他一邊在工地打工,一邊承擔著兒子的治療費。“花錢速度太快了,也沒人愿意再借錢給我,都不敢去醫院,因為去一次就不知道下一次的治療費在哪里,該怎么籌。”楊斌說,在最初那段難熬又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他想到用自殺來解脫。
2011年11月份,楊彬在南昌準備跳橋自殺,當時很多人都在圍觀。其中有一個老婆婆看到他留下的紙條后就問:“如果你不顧一切地跳下去了,父母該怎么辦,生病的孩子該怎么辦。”聽到這,楊彬腦海里頓時浮現了孩子坐在病床上叫爸爸的場景,想到了父母悲痛欲絕的神情。
是啊,既然連死都不怕,干嘛要害怕面對這些困難。在那一瞬間,楊彬從心里打定主意,不管今后發生任何事,不管有沒有錢,自己都是父母和孩子的天,要撐起這個家。此后,他開始更賣力地打工,積極籌錢,堅持帶兒子配合醫院治療。
爺爺棄療,將救命錢留給孫子
在治療過程中,一名白血病晚期的9歲女孩讓楊彬印象深刻。女孩之前治療2年多,后來又復發,由于已經是白血病晚期,所有化療藥物都壓制不住她全身骨頭疼痛的感覺,每天只能痛得在床上打滾,她父母就在床邊抹眼淚。楊彬說,雖然連醫院都勸女孩的家人放棄治療,但她的父母卻依然堅持到最后,不放棄一絲治愈的可能,直至她在醫院去世。
2013年,不幸再次降臨,楊彬父親被檢查出患有肺病,這讓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不給家庭增添負擔,有更多的錢給孫子治病,父親沒有在醫院繼續治療,而是選擇在家休養,最終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去世。在父親和兒子生命的選擇之間無法兩全,這成為楊彬心中永遠的遺憾。
“醫生說可以治療,可他真的很愛自己的孫子,所以連救命的機會都可以放棄。”楊彬哽咽地說,經歷了這些事情后,他更加堅定了陪伴兒子抗擊病魔的決心,雖然籌錢的路非常艱難,但他仍然不斷給自己鼓勁,給兒子鼓勁。

楊彬牽著放學的兒子回家
戰勝病魔,永不放棄堅持到最后
2015年9月,事情終于出現轉機,楊宇晨的白血病在積極治療下,奇跡般地得到治愈。“9月2日那天,醫生根據檢查結果,說孩子的病情已經治愈,今后只要每年來復查一次就行的時候,我當時感覺就像做夢一樣,第一反應就是,孩子的病好了,這樣的日子終于結束了。”事后回憶起5年來的點點滴滴,連楊彬自己都記不清是如何熬過來的,好在付出獲得了回報,兒子終于戰勝病魔。
在治病的5年時間里,楊彬前后一共花了20多萬元,雖然目前處于欠債狀態,但他卻異常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他說:“每個白血病患者家庭都有一本苦難史,雖然我無法給他們提供物質上的幫助,但希望通過自己分享出來的經歷,給每個與白血病抗爭的家庭以鼓勵,讓他們不絕望。不管結果如何,都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