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教育問題觀察:別讓孩子陷入貧困代際傳遞
2015-12-02 18:41: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以教育“拔窮根”仍在路上 并不是所有窮孩子都能在貧困中堅持把書讀下去。 記者在西北、西南、華中集中連片貧困帶走訪時了解到,由于基礎差、底子薄,很多地方教育條件與外界差距大,一些貧困生初中沒畢業便外出務工。 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介紹,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貧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都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超過50%的人只有小學以下文化程度;22.3%的家庭表示,因為缺少技能擺脫不了貧困。 湖南邵陽縣黃荊鄉,地處山區一條“干旱走廊”。“黃荊嶺,石頭殼,缺少水田,光棍多。”民謠這樣唱到。記者見到留守女童黃春花,盡管已上小學,但很多簡單的漢字她都不會寫,10以內的加減法也不會做。 她的媽媽早已離家出走,爸爸在外當保安,她由奶奶照顧。 這個寡言的孩子,在和記者近兩個小時交談里始終低著頭,過好久才會答一句話,說得最長的一句,是她的理想:“快點長大,出去打工掙錢。” 春花的情況并非個例,在黃荊鄉貧困家庭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很少。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主任李斌說,一旦求學條件和求學成本過高,貧困家庭難以承受,或對通過教育擺脫貧困缺乏預期,很容易使貧困家庭放棄教育之路,并陷入“低人力資本投資—低就業—低收入—低人力資本投資”的貧困惡性循環。 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最近十多年來,我國大力改善貧困地區教育條件,實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免,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超4%。近年來,營養餐工程、“改薄”工程等政策的實施,使許多山區學校煥然一新,山區優質教師資源流失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貧困孩子讀書開始更有盼頭。 然而,城鄉差距過大,能繼續求學的貧困孩子比例仍很低,且隨著發達地區孩子受教育程度持續提升,貧困家庭子女與其差距更無形中被拉大。 即便有機會繼續求學,其支出對貧困家庭仍是重負。“進村入戶,房子最破、最窮的家庭,九成的可能是這家有孩子讀高中或大學。”都安瑤族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黃若平說。 扭轉“為讀書而讀書”的傳統思維 11月27日至28日舉行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成扶貧攻堅的“五大工程”之一。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地區教育一直備受關注重視。 為貧困兒童打好教育基礎,尋求公平教育成為關鍵。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截至目前,我國已相繼出臺《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見》《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等文件。 “十三五”規劃建議為教育扶貧指明方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完善資助方式,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在未來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如何讓更多貧困孩子擁有可期的美好未來,正成為各地不斷探索的命題。 貴州省銅仁市實行“9+3”計劃,即9年義務教育+3年中職教育全免費,效果突出,中職院校學生從2013年以前的1萬多人增至目前的3.8萬人。 “畢業學生平均月薪3000多元,基本實現‘中職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銅仁教育局副局長黃國剛說。 扭轉“為讀書而讀書”的傳統思維,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將成為教育扶貧的一大方向。 多名山區扶貧人士說,一些地方“讀書無用論”觀點有所蔓延,教育扶貧不能只停留在扶持貧困孩子讀書上,應把讀書和就業、創業結合起來,讓貧困家庭感受到教育的作用。 “讓貧困家庭孩子能穩定就業,融入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切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的有效辦法。”蘇國霞說,“應鼓勵東部地區、企業為貧困家庭畢業生定向提供就業機會。實現穩定就業的,國家和就業地在落戶、住房保障、社會保障等政策上給予傾斜照顧。” 貧困山區優質教育人才資源流失狀況亟須改變。山西省石樓縣龍交鄉黨委書記郭永東說,國家強調扶貧資金使用要實現“超常規”和“精準”,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待遇應是一個投入重點。此外,可考慮建立省級重點中學結對幫扶貧困縣中學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扶貧先扶志。蘇國霞認為:“一個貧困孩子成才的故事,不僅會點燃全家的希望,也會帶動鄉鄰。要講好教育脫貧的故事,從思想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通道。”(記者夏軍、龐明廣、楊洪濤、晏國政、謝櫻) |
相關閱讀:
- [ 12-02]人民日報評論員: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
- [ 12-02]全國婦聯黨組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
大力實施“巾幗脫貧行動”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和婦聯組織獨特作用 - [ 12-02]十余省份“十三五”規劃建議出爐 多地表態要提前脫貧
- [ 11-30]多地制定貧困縣摘帽“時間表” 避免不愿脫貧
- [ 11-30]中國提出超常規力度解決最后7000多萬人脫貧問題
- [ 11-29]徹底脫貧目標顯情懷更顯膽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