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非愛不可”的媽媽團體
“中津友好也在兩國人民心中生根發芽。據我了解,旅居津巴布韋的華僑中間有一個名為‘非愛不可’(Love of Africa)的媽媽團體,還有一位連車牌號都被當地孩子熟知的‘程爸爸’(Father Cheng)。他們多年如一日給當地孤兒送去關愛和溫暖,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中津友好的‘現在時’,也培育著中津友好的‘將來時’。”
——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津巴布韋《先驅報》發表題為《讓中津友誼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的署名文章。
背景資料:
近年來,津巴布韋因西方制裁經濟不景氣,人民群眾生活艱難。當地一些民間組織向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和華人社團發出邀請,希望華僑華人積極參與他們的活動,獻出一片愛心。中國駐津使館、中資企業、華僑華人社團于2009年共同發起“關愛艾滋病孤兒”的獻愛心活動,不間斷地向當地弱勢群體捐助各種物品和現金,這種積極回饋社會的行動得到了津巴布韋政府和老百姓的稱贊。
津巴布韋華商聯合會、北方同鄉會等華人組織在中國駐津大使館的協助下發起了向津艾滋病孤兒獻愛心、為農村貧困中小學生助學、領養艾滋病孤兒等關愛活動。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館和當地華僑華人積極參與當地民間組織舉行的“津巴布韋新希望:救助一名兒童,改變整個世界”慈善活動,向幾所小學、孤兒院捐贈了大量物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不管是“非愛不可”媽媽團,還是這位“程爸爸”,都是當地眾多愛心華僑中的一份子,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內涵,成為增進中津兩國友誼的民間使者。
故事四: 一對小獅子
“穆加貝總統訪華時代表津巴布韋人民贈送給中國人民一對小獅子,現已正式落戶上海野生動物園。它們被命名為‘津津’和‘菲菲’。在中文中同‘津巴布韋’和‘非洲’諧音,寓意中津和中非友好。它們已經成為中津友誼的使者,受到中國人民特別是小朋友們的喜愛。”
——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津巴布韋《先驅報》發表題為《讓中津友誼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的署名文章。
背景資料:
2014年8月,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來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提出向習近平主席贈送一對非洲幼獅作為國禮。這對幼獅為一公一母。公獅年齡近2歲,身材魁梧,體重達70千克;母獅年齡近3歲,眉清目秀,體重80千克。津巴布韋駐華大使保羅·奇卡瓦說,獅子是津巴布韋最重要的五種動物之一,是津巴布韋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津巴布韋人民希望通過贈送幼獅向中國人民表達津巴布韋人民的熱忱和感謝,增進中津友誼。
圖為:2015年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卡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