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拔河”申遺成功 四國游說首創聯合申請
2015-12-04 06:57:1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偉】據韓國《中央日報》3日報道,在2日于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舉行的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上,韓國的申遺項目——拔河得到了超過半數的成員國的支持,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從2001年韓國的“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后,目前韓國有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年3月,韓國與越南、柬埔寨、菲律賓聯合為拔河申遺。今年11月,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委員會執行附屬機構對拔河申遺給出了“補充信息”的意見,認為拔河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充分的價值,但需要完善相關說明。上述四國有關人士在當地對委員會成員國進行了大量說服工作,最終使拔河申遺成功。 韓國《中央日報》3日報道稱,此次韓國聯合柬埔寨、菲律賓、越南三國共同聯合申報并獲得通過,“因此意義更為重大”。四國的拔河雖然都是兩組人分別面對面站在兩邊然后往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的民俗游戲,但是由于各國的氣候和環境的不同,各具特殊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拔河申遺是韓國首次嘗試與多個國家共同聯合申請,之所以說“意義重大”,就是因為韓國引領了超越某一國家單一文化遺產的人類共有文化遺產的概念。韓國文化財產廳(相當于中國國家文物局)為此自2012年開始就動員東亞各國參與,并組織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各國政府間會議來共同擬訂聯合申請書。 韓國YTN電視臺3日報道稱,韓國最早關于拔河的記錄出現在15世紀的《東國御地勝攬》,現在共有3種類型的拔河被列為韓國的文化財產。亞洲地區的拔河是與水稻農業有密切關聯的游戲和儀式,主要集中分布于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當祈愿莊稼需要的雨水以及舉行慶祝豐收年的祭禮時,人們就會廣泛舉行拔河游戲。韓國東國大學教授林敦熙稱,與西方競爭式的概念不同,東方的拔河更強調風調雨順和豐年,這點尤為重要。 《韓國日報》3日報道稱,拔河被韓國申遺引發中國不滿。韓國將拔河申遺的消息在中國引發熱議,不少中國媒體和網民認為再次被韓國搶先申遺。有中國網民表示,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拔河就在中國民間廣泛流行。唐朝的文獻還顯示,當時有超過1000人參加的大型拔河游戲存在。還有中國網民歷數包括端午在內的被韓國搶先申遺的項目,并吐槽未來漢字也可能成為韓國文化遺產。還有中國網民對本國文化部門的不作為表示憤慨,指責為什么中國不將拔河申遺?為何等到別國申遺后才知道這項遺產的重要性? 韓國網民對拔河成為本國世界文化遺產也議論紛紛,不少網民對此歡呼雀躍,紛紛表示:“這是韓國固有文化得到世界承認的好消息,必須要好好保護韓國文化”“要將此視作韓國文化向世界傳播的好契機”“原來小時候玩的游戲是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啊”等。不知道為何,韓國媒體在3日紛紛關閉了此條報道的留言功能。 |
相關閱讀:
- [ 12-03]韓媒:拔河申遺成功 成韓國第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 [ 12-03]日媒:靖國神社爆炸案系韓國人所為 嫌疑人已回國
- [ 12-03]韓國“拔河”申遺成功 共有18個項目列入非遺
- [ 12-02]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將實施 韓國人愛買廈門的胡蘿卜和菊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