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新網12月4日電 今日,教育部網站刊登《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相關政策實施情況評估》,數據顯示,專項計劃使重點高校招收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人數顯著增加,2012-2014年,通過實施專項計劃,重點高校招收的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人數從2012年的增加1萬人上升到2014年的增加6.9萬人。 根據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受教育部委托,中國科學院作為第三方評估單位,于2015年5月至7月組織開展《教育規劃綱要》專項政策中期評估工作。評估內容是有關“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相關政策2012年-2014年的實施情況。 《評估》指出,專項計劃使重點高校招收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人數顯著增加。2012-2014年,通過實施專項計劃,重點高校招收的農村貧困地區學生人數從2012年的增加1萬人上升到2014年的增加6.9萬人。專項計劃帶動農村貧困地區學生進入重點高校機會增加。2012-2014年,211、985高校的新生中,2014年每萬名學生中農村學生人數比2013年分別增加200人、220人。 以促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推進社會公平發展水平,提升了高校多元化、個性化教學管理水平。專項政策在緩解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難的問題同時,向全社會釋放了政府著力推進教育公平的積極信號。調查發現,專項計劃得到了高校、地方、學生等社會各方的高度肯定,80%的高校、100%的地方機構、90%的學生都對專項政策的實施表示滿意。 調查發現,過去由于專項生招生規模較小,主要通過少數學生自身努力來適應學校的現有管理模式。近年來專項生成倍增加,促使學校做出積極調整,高校開始探索多元化、個性化教學管理機制。如探索“招生-教育-就業”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為專項計劃學生配備成長導師。 《評估》顯示,促進農村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效應已初步顯現。專項計劃從2012年開始實施,雖然學生還在就學階段,但促進社會縱向流動的效應已初步顯現: ——根據對貧困地區中學班主任的調查問卷分析,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政策的實施增強了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信心;90%的學生認為自己進入重點大學對家鄉的人群起到了榜樣或者激勵作用。 ——根據對重點大學的農村貧困地區學生調研,大多數學生對于未來的發展有更高的期望和追求,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希望繼續深造。也有超過30%的學生表達了希望將來回鄉發展的意愿。 此外,《評估》總結指出,實施該項政策適應我國國情。該項政策反映出對歷史、現狀和未來的總體考量,反映出推進社會進步的一種制度設計,政策實施取向得到多方認可,是一項滿意度較高的政策(高校滿意度為80%,學生為90%,地方為100%)。 |
相關閱讀:
- [ 12-04]官方:去年中西部高校1363所 占全國總數53.9%
- [ 12-04]教育部:中國高校數量世界第二 去年毛入學率達37.5%
- [ 12-04]官方:高校學生對就業、教學等各方面基本滿意
- [ 12-04]山東一高校“綠皮火車”餐廳受追捧
- [ 12-03]治理高校違紀還“象牙塔”以清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