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看點|習主席如何提出中非新定位
2015-12-06 07:31: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推進“十大合作計劃”】 12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并發表致辭。(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在大的發展方向確定后,還要有具體的重點實施計劃。習主席在講話中為未來3年的中非合作提出了“十大合作計劃”,涉及工業、農業、基礎設施、金融、貿易和公共衛生等。 具體說來,這“十大合作計劃”是: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基礎設施合作計劃、金融合作計劃、綠色發展合作計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合作計劃、減貧惠民合作計劃、公共衛生合作計劃、人文合作計劃、和平與安全合作計劃,著力支持非洲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 習主席指出,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5年來,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中非關系正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我們應該登高望遠、闊步前行。讓我們攜手努力,匯聚起中非24億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開啟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 【命運共同體】 可能大家要問,中非關系是如何走到今天才形成了這么多“利好”?習主席用“命運共同體”一詞,道出了中非關系的本質。習主席強調,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斗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非永遠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習主席提到,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援非抗擊埃博拉行動中率先行動,引領國際社會援非抗疫,詮釋了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非洲國家無私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在中國汶川、玉樹等地發生嚴重地震災害后踴躍向中方捐款,中國人民對此銘記在心。 塞拉利昂是西非受埃博拉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2014年7月底以來一直處于全國緊急狀態。目前隨著疫情逐步緩解,首都弗里敦呈現出社會復蘇的景象。這是2015年8月7日在弗里敦中塞友好醫院拍攝的中國移動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車輛。(新華社記者林曉蔚攝) 習主席說,當前中非都肩負發展國家、改善民生的使命,中非合作發展迎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力資源,正處于工業化的興起階段。而中國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擁有助力非洲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裝備、人才、資金等物質優勢,更擁有支持非洲發展強大的政治優勢。中非合作發展互有需要、優勢互補。 只有共同的遭遇和奮斗歷程才能在迎來歷史性機遇時攜手共進,“將中非傳統友好優勢轉化為促進團結、合作、發展的動力,為中非人民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記者林晶,編輯田帆,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相關閱讀:
- [ 12-05]“老外看習主席出訪”(14):中國資金助力非洲美好未來
- [ 12-05]“習主席法國津巴布韋南非行”漫評⑤:“五大支柱”“十大合作”開啟中非合作新航程
- [ 12-04]“習主席出訪專家談”:“兄弟!兄弟!”中非好故事促民心相通
- [ 12-04]“老外看習主席出訪”(13)穆鵬吉:中國的合作真正回應了非洲人民需求
- [ 12-04]“習主席出訪專家談”:向世界發出中非攜手并進的強烈信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