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血案“論證”槍管無用 奧巴馬控槍遭遇激烈抵抗
2015-12-07 07:03:30?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祝你全家圣誕快樂——帶著槍”,5日,美國內華達州共和黨籍女議員米歇爾·菲奧里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張以此為題的電子賀卡,卡片上她一家十口人全部出鏡,每個成年人身上都配著槍。在為該不該控槍吵嘴多年的美國,菲奧里的“槍火全家福”似乎代表了一個新的動向——越來越多人公開宣稱,為阻止槍案,美國不該控槍,而是要“讓更多好人持槍自衛”。 “為什么加州嚴格的控槍措施仍阻止不了血案?”美國廣播公司(ABC)6日的質疑點出了美國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該報道稱,美國支持控槍的民間組織曾為美國各州做過排名,加州控槍措施之嚴位居全美各州之首,而槍案死亡率在美國50個州中位列42。在加州,購槍者需接受全面的背景調查,槍支型號、彈藥種類、攜帶方式、等候購槍時間及彈夾等均有明確的規定。但就是這樣一個“安全州”,2日仍然發生造成14人死亡的血案。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市政廳”稱,這無法不引人深思,“恰恰說明總統無力保護我們的安全,且他的(控槍)政策只會讓民眾處于無力還擊的劣勢。” “最近我一直在想,如果越來越多的好人可以合法配槍,我們就可以在那些穆斯林走進來之前了結他們,殺了他們”,4日,美國弗吉尼亞州自由大學校長杰瑞·法威爾在該校大會上發出驚人言論。他告訴《華盛頓郵報》記者,他一年前便獲得了合法配槍資格。演講當日,他在褲兜里揣了一把手槍。他面對臺下聽眾質疑奧巴馬的控槍政策,質問稱如果死在圣貝納迪諾市社區中心的那些受害者當時兜里也揣著同樣的東西,他們拔槍算不算違法?針對穆斯林的言論遭質疑后,法威爾對媒體解釋稱,他在講話中特指“某些穆斯林”——即巴黎恐襲和圣貝納迪諾事件背后的伊斯蘭恐怖分子,但他并不打算收回言論。同日,2016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特德·克魯茲也在艾奧瓦州發表支持公民持槍,“制止壞人需要動用我們自己的武器,而不是奪走我們的武器。”他說。 在激辯的另一端,支持奧巴馬控槍的美國《紐約時報》做出了近百年未有的罕見舉動。法新社說,該報自1920年以來第一次把社論刊登在頭版上。在5日題為“終結美國槍支泛濫”的社論中,《紐約時報》說,公民可以在市面買到“殘忍高效、用于殺戮”的大火力武器不僅有違道德標準,更是國家的恥辱。文章呼吁,美國需要對特定種類的大威力武器——如軍事級別的步槍及彈藥進行嚴格管控,禁止該類武器成為民用品;當下持有這類武器的民眾,也應該主動放棄。美聯社稱,《紐約時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傳達一個強烈的信號”,“表達對槍支禍患管控不力的痛苦與沮喪”。 路透社稱,美國的槍支管控進展此前已經遭遇了多年的不順,不少槍控倡導者均將2016年的總統大選看成是一個“分水嶺”:因為當選呼聲極高的民主黨參選人希拉里堅定支持控槍。不僅如此,感恩節后發生的兩起幾乎“背靠背”的大規模殺戮事件,更是有望掀起一場擁護控槍的“完美風暴”。 但美國社會真的能控槍嗎?在外界看來,這起碼會相當艱難。曾有美國社會學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擁有槍支是寫進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公民權利,某種程度上是美國自由精神的體現。獨立戰爭前,殖民美國的英軍士兵經常到美國人家里搶東西,為自保,美國人開始配槍。自那以后擁有槍支就有一種“道德合法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控槍問題上,美國共和黨一直是比較反對嚴格槍支管制,而民主黨則支持管制。從地域分布上來看,美國的東西兩岸,比如紐約地區、加州地區支持槍支管制的聲音更高漲一些,這些地區也是民主黨的大本營。而中西部和南部各州,反對槍支管制的聲音更強。袁征認為:“美國東西兩岸沿岸大城市較多,人口集中,經濟也更發達,因此人們對槍支的擔心比較大。而在中西部和南部,人口比較稀少,警察開車巡查面積廣闊,一旦發生犯罪行為,警察可能難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這些地區的民眾需要自己擁有槍支來保護自己。” 對于美國完全控槍的可能性,袁征認為,短期內是零。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 環球時報記者 范凌志 劉皓然】 |
相關閱讀:
- [ 12-06]新聞分析:美加州槍擊事件凸顯反恐四大盲點
- [ 12-06]美加州男子用彩票獎金買彩票 再中千萬美元
- [ 12-06]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稱其“追隨者”制造了美國南加州槍擊案
- [ 12-05]加州槍案女槍手曾向IS表忠 同事聚會上持槍掃射
- [ 12-05]FBI稱加州大規模槍擊事件是恐怖主義行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