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批部分干部:任上面九級風浪 紋絲不動
2015-12-07 13:27:0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12月1日,教育部黨組再次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中央音樂學院黨委常委、院長王次炤由于為其女違規操辦婚宴,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去職務,其他有關人員分別受到黨紀處分;北京郵電大學虛列支出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 一邊是人人可以感知得到、觸碰得到的黨風政風在好轉、社風民風在淳化;另一邊卻是仍有一些黨員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無視“前車之鑒”,屢犯“低級錯誤”。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三年來,這看似割裂的現象,恰恰說明了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取得的成效還只是階段性的。 要由“量變”引發“質變”,形成重塑政治生態的“化學反應”,就要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作風建設“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不變決心兌現莊嚴承諾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不深刻體味我們黨切實解決自身問題的決心與耐力,就難以把握三年來黨風政風、社風民風取得巨大變化的動力源泉和前行軌跡。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改進工作作風…… 十八大閉幕不到一個月,黨中央就制定出臺八項規定,作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開篇之作。這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從此以后—— 以上率下,一諾千金。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大力踐行密切聯系群眾之風,推動會風文風轉變,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執行八項規定態度堅決、措施有力、落實到位,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壓實責任,抓鐵有痕。各地區各部門黨組織自覺擔負起主體責任,經常研究部署改進作風的任務和措施,督促落實,緊抓黨員日常監督管理。 正風肅紀,馳而不息。各級執紀監督機關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推,深入明察暗訪、鐵面糾正“四風”,瞄準新動向、咬住問題不放,三天兩頭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 正是因為一步一個腳印,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新征程,黨風政風發生著積極變化,社風民風為之一新—— 人們看到,沒了鮮花和紅地毯,會場興起務實風,會議內容變充實。 人們看到,“工作簡餐”代替“公款吃喝”,酒店、娛樂場所門前沒有了公車的身影。 人們看到,天價大閘蟹、高檔月餅回歸了平民百姓家,節日的味道更純更真。 …… 三年來,“節日病”“懶散病”“富貴病”“官僚病”得到有效治理,“會所中的歪風”“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鋪張”等“四風”問題被強力清理。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國已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04934件,處理13886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5289人。 樹倒根存、反彈風險仍在,逆水行舟更需用力撐 11月20日,央視記者來到貴州貴陽市住建局長辦公室,就保障房閑置問題進行采訪,該局長居然聲稱:“我不是局長,我是過來看工作圖的!” 11月1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袁河街道辦事處廖慧敏等8名干部及區計生執法大隊2名干部今年6月17日到某單位檢查計劃生育工作,中午受邀公款吃喝。 這兩起案例,折射出當前仍有一些人“任你上面九級風浪,我自紋絲不動”。 還有更多的“四風”問題穿上隱身衣、進了青紗帳:公款吃喝隱蔽進行、樓堂館所穿上馬甲、公款旅游巧立名目、收禮送禮用上電子券卡…… 當人們普遍為作風好轉而歡欣鼓舞時,亦不乏曾經的既得利益者冷眼旁觀、伺機而動。不久前,一位經營玉器的老板告訴記者,八項規定出臺之后,用玉器擺件送禮的人少了,于是他把這些玉器保存了起來。問其故,他說“等這股風刮過了又能賣出好價錢”。 “風頭過了再出手”,代表了社會上某些人對形勢的判斷。在他們眼里,還是認為作風建設是一股風、一陣子,對依托“腐敗鏈條”發展的行業前景看法樂觀。倘若“氣候”一變,這些人就會很快成為不良風氣的“土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應該看到,落實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工作還不平衡;作風問題雖然在面上有所好轉,但“不想”的自覺尚未形成,可謂是樹倒根存,防止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江蘇省濱海縣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劉長山表示:“存在反彈風險,一方面是由于有些認識根深蒂固,有些問題積久成習,本身容易反復;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地方和單位依然存在管黨治黨不力、監督不到位問題。” 使命越光榮、責任越重大,作風建設越要持之以恒 2015年10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雄壯的國際歌伴著掌聲久久回蕩,喚起13億人昂揚前行的磅礴力量。 這一天,北京再一次牢牢地拽緊了全球視線——十八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全會從目標、理念、路徑等方面規劃了未來藍圖,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沖鋒號。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越需要一支信仰堅定、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黨員干部隊伍。而作風建設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必須持之以恒、馳而不息,越往后執紀越嚴。 違規行為入紀,就是打好持久戰的重要一步—— “違反有關規定配備、購買、更換、裝飾、使用公務用車,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違反會議活動管理規定,決定或者批準舉辦各類節會、慶典活動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充分吸納了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方面的實踐成果。這意味著,黨內許多不良風氣的“軟問題”將受到紀律更為嚴厲的“硬約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進入決戰決勝階段,作風建設同樣要決戰決勝。這就要求牢牢抓住‘牛鼻子’,讓各級黨組織把主體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里。”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委書記程結林對記者說,各級黨組織應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加強日常管理監督,經常紅臉出汗,讓黨員堅持理想信念高標準,守住紀律底線。同時,要用好新技術、拓展新渠道,進一步織密群眾監督之網,讓“四風”問題置于無數雙眼睛注視之下,無處藏身。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持之以恒、持續深入,就一定能夠成為黨的建設的亮麗名片,持續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本報記者 戴南) |
相關閱讀:
- [ 12-05]中紀委11月反腐成果:終結"某某省區市無虎"說法
- [ 12-05]國家信訪局原副局長收錢改信訪數據獲刑13年|中紀委11月反腐成果
- [ 12-05]中紀委11月反腐成果:終結"某某省區市無虎"說法
- [ 12-04]中紀委11月通報45名干部|"小年"火車票開售 搶票白熱化再帶火"搶票神器"
- [ 12-04]八項規定三周年 回顧習近平黨風廉政建設重要論述|中紀委11月通報45名干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