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英聯手反恐 歐洲“三駕馬車”能否震懾IS?
2015-12-08 07:33:48??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12月4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左一)在“戴高樂”號航母上檢閱軍隊。來源:新華社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倫敦東部一地鐵站5日晚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據目擊者稱,行兇者在被警察制服前高喊“這是為了敘利亞”。當天,英格蘭中西部地區警局一名官員還向路透社表示,已有400多名極端分子“被交付發動攻擊的任務”,從“伊斯蘭國”(IS)返回英國。 法國巴黎恐襲事件過去近一個月,“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陰霾依然彌漫在歐洲上空,久驅不散。日前,英、德兩國議會相繼投票通過,同意兩國參與打擊“伊斯蘭國”行動,向盟友法國提供支持。歐洲“三駕馬車”共同出馬,能否震懾日益猖獗的“伊斯蘭國”? 盟友做出行動支持 當地時間12月4日,法國總統奧朗德登上正在敘利亞附近地中海海域執行打擊“伊斯蘭國”任務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為參戰士兵鼓舞士氣,并宣布在未來幾天,“戴高樂”號將抵達海灣地區。 自上月法國巴黎遭受“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發動的恐怖襲擊以來,法國一面加大對“伊斯蘭國”的打擊力度,另一面則致力于聯絡國際社會,希望結成聯盟,合力打擊“伊斯蘭國”。 作為盟友,又與法國“唇齒相依”,德國和英國會作何反應?這一直為國際社會所關注。近日,兩國終于給出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持,歐洲“三駕馬車”將在打擊“伊斯蘭國”行動中再次攜手。 4日,德國聯邦議會投票通過了內閣關于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議案。在當天參加投票的598名議員中,445人投贊成票。 而一向反對軍隊過度介入海外沖突的德國民眾,這次態度似乎也有所緩和。德國《世界報》4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政府這一軍事部署表示支持。 根據計劃,德國將于近日派遣首批聯邦國防軍軍事力量赴土耳其南部的北約軍事基地,派兵總規模為1200人,是二戰之后德國規模最大的海外派兵行動。 在德國之前,2日英國議會下議院在經歷超過10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辯論后,最終決定授權政府在敘利亞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進行空襲。 據BBC報道,議會公布結果幾個小時內,英國皇家空軍四架“狂風”式戰機就先后從塞浦路斯的空軍基地起飛,發動了對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的首輪攻勢。 對此,奧朗德表示歡迎。5日,法國總統府發表公報稱,奧朗德當天與卡梅倫通電話,雙方決定在打擊“伊斯蘭國”,尤其是在敘利亞的行動以及情報交流方面加強合作。 |
相關閱讀:
- [ 12-07]美國反恐:“獨狼”為什么更難對付?
- [ 12-07]400名“圣戰士”已經返英 美國總統將做反恐動員
- [ 12-06]新聞分析:美加州槍擊事件凸顯反恐四大盲點
- [ 12-06]反恐還需自身硬:拒被一國利益和意識形態綁架
- [ 12-04]中方回應普京國情咨文:反恐應發揮聯合國主導作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