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普高”:教育資源均衡是關鍵 半月談調研小分隊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僅僅意味著在數量上達到毛入學率90%的指標,更意味著全面提升高中階段的整體教育質量。應在加大高中階段教育投入的同時,按照教育公平的要求,著力推進區域、城鄉、普通高中與中職之間的教育均衡,在滿足人民群眾上得起學的基礎上,全力滿足群眾“上好學”的期待。 加大投入,化解高中“債務逼身” 目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教育、普通本專科教育均已建立了生均財政經費或生均財政公用經費撥款制度,明確了撥款標準,只有普通高中未建立生均撥款制度。教育界人士建議國家盡快建立普高生均經費標準,核算家長分攤比例,這對不少高中來說,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建議,國家應明確各級政府將普通高中基本建設投資列入財政預算,采取對各級政府獎補等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逐步化解普通高中債務,緩解學校經濟壓力。在出臺普通高中生均經費基本標準的基礎上,應盡快出臺普通高中辦學標準。 我國的高中教育一直交織著認知爭議和實踐誤區。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說,一段時間來,高中教育存在著一味圍繞高考“畫圓”的傾向,把人的成長窄化到片面追逐分數之中,把學校的發展局限在大學預科教育之列,是補短教育而非揚長教育,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人才成長,也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很多學生小學的時候都想當科學家,初中的愿望是想考重點大學,然而到了高中,卻沒了生氣,更不想讀書。”四川成都市永安中學校長龍清明說,這都說明高中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應該盡快轉變。 建立對地方政府高中發展工作的評估機制也很重要。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說,影響高中事業發展的許多因素在地方政府,如辦學方向、應試壓力、建大規模高中、校際投入差距過大、校長任免不規范等,可以借鑒義務教育發展的一些做法,適時開展對地方政府的督查評估。 對于如何進一步激發人們對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張卓玉認為,一方面有賴于社會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變化,認識到受教育是其自身成長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有賴于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當前,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遠遠不足以支撐中職的發展,而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中職教育才能被逐漸接受和認可。 破題關鍵是均衡教育資源 有學生家長表示,近些年各地的示范性高中紛紛擠入打造“名校”的潮流,每年中考前這些“名校”就去各地初中學校“掐尖”招收“好學生”,搶得好生源后往往要辦“火箭班”,通過“魔鬼訓練”應對考試,高考之后又大肆宣揚本校升學的成績,從而吸引大量擇校生收取高額擇校費。如此循環往復,“名校”生源年年爆滿,“弱校”生源不足生存艱難,最終導致高中教育資源嚴重失衡。盡管一些地方禁止招收擇校生,但不少高中學校以“國際班”等名義進行招生收取額外費用。 均衡辦學須控制“名校”無節制擴張,也需要重新研究高中學校在農村的布點情況。有群眾反映,如今不少縣、區只保留一所高中學校,農村孩子必須進城才能讀高中。 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哈業胡同鎮一些農民表示,當地原來的哈業胡同中學曾培養出不少大學生,近些年因將高中、初中相繼撤銷,當地考取大學的人數大為減少。“我們是農村,以前孩子們放學回來還能幫家長干活,學習、勞動兩不誤。”一位村民說,如今孩子們想上高中就得進城,為此不少孩子放棄了升學機會,也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教育不均衡,關鍵在師資。“為中國而教”公益組織項目負責人何錦豪在多年的實地走訪中發現,優秀的教師一般會扎堆去市里面的學校,縣城高中留下的都是老教師,不僅年紀大,工作量也大,壓力也大,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縣級高中在我國普通高中里占比最大,但在一些條件差的縣級中學,二本上線人數只有十幾人,畢業生可能接近千人。 龍清明在成都永安中學任職的4年時間里,深切感受到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在普及高中教育,尤其是刺激農村地區的教育需求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名師教育,成都市探索強校帶弱校的集團式發展戰略。其中,由雙流中學領辦、指導、對口幫扶縣域內4所弱勢中學,2009年永安中學加入其中,6年時間,其本科上線人數從0攀升至111人。 “跨界”才能辦好中職教育 海南省教育廳職業與成人教育處副處長路劍威認為,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對于提升勞動力素質作用明顯。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重點還是要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和水平,讓中職文憑更有含金量。這一點,單靠教育部門一家是辦不好的,需要多個部門的協同努力。 “出口暢,進口才順。”路劍威說,決定中職教育的生死關鍵還是就業問題,中職學校必須明確定位、辦出特色、抓人才培養質量、抓辦學條件建設。同時,職業教育屬于跨界教育,必須靠行業支持才能有好的發展,因此,職業教育必須抓好校企合作。 此外,職業教育除了學歷教育外,還承擔職業培訓等其他成人教育的功能。如今,人社、農業、扶貧等多個部門都擁有培訓計劃和資金,但各個部門之間沒有統籌,有的部門寧愿將培訓任務交給社會培訓機構,也不考慮能力富余的縣市職教中心,以致資源浪費。長期下來,職教中心形不成拳頭品牌,在群眾中失去影響力。 師資水平較差,尤其是專業課老師水平較低、數量不足也是中職教育的一大短板。山西省教育廳職教處副處長趙敏說,中職院校教師編制大部分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核定的,現在在校生翻了三四倍,但是編制沒有變,結構也不合理,基礎課老師數量偏多,專業課老師不足。 業內人士和專家建議,“十三五”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初中畢業進中職院校的分流保障體系,全方位建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通的“立交橋”,全面落實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政策,大力推進中職教育的跨界合作,加大師資引進和培訓力度。(采寫記者:王菲菲、賈立君、袁汝婷、趙葉蘋、許祖華、許茹)(“本期焦點”策劃、編輯:鄧伽) |
相關閱讀:
- [ 08-04]中招普高錄取通知書11日后分發 第三批錄取結果6日公布
- [ 07-28]龍巖新羅公布中招錄取分數線 今年普高不招擇校生
- [ 07-26]福州中招供需見面會昨舉行 市區三所普高受熱捧
- [ 07-25]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可申領補貼 每月20日前受理材料 廈門中招第二批普高最低投檔分數和位次昨晚公布
- [ 07-25]廈門中招第二批普高最低投檔分數和位次昨晚公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