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所:精準,在習近平的扶貧觀里有多重要?
2015-12-08 17:13:36??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學習進行時】未來5年,脫貧已成為舉國上下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攻堅戰?!熬珳省备蔀槊撠氈e成敗的關鍵。 對扶貧工作有著深入思考、對貧困群眾有著真摯情感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考察和講話中反復強調“精準”的重要性: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p> “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p>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p> …… 習近平為何如此看重精準?新華網“講習所”推出《精準,在習近平的扶貧觀里有多重要》為您詳細解讀。 貧困,發展中大國不協調的畫面 扶貧一直以來是習近平牽掛和擔心的事情,也是40多年來讓他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他曾說“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當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可人均收入還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國內仍然有7000多萬貧困人民連吃喝等基本生活都成問題。 按照年收入2800元的貧困線標準,貧困人口每人每天的購買力只在7.7元左右。在北京,這些錢可能連一頓早餐都不夠。 有媒體曾報道,在我國貴州一處苗族聚居的貧瘠石山區,孩子們住在山上,上學要爬十幾公里的山,經過懸崖峭壁,還要躲避突然滑落的石頭。村子里沒有潔凈的生活用水,也沒有干凈的廁所,人畜都住在一塊…… 這些情景,與常?!鞍哉肌泵襟w版面的富人開豪車、出入高級餐廳、狂買奢侈品等畫面是如此不協調。 在我國富裕的地方還有著食不果腹的貧困,這無疑反映了我國經濟秩序的整體失守,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不是很高。 貧困問題,成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成為國家領導人的心頭之痛。 貧困,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2011年由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作出版的《貧窮的本質》一書曾指出,多年來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告終,原因就在于人們對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鋼沒有用在刀刃上。 貧窮是什么?是吃不飽嗎?是看不起病、上不起學嗎?過去國家扶貧的措施基本是從吃得飽飯、能看病、能上學等方面入手來擺脫貧困,但為什么還有7000多萬絕對貧困的群體。 很多人沒去過貧困地區,不知道貧困人民到底有多窮。曾經有一部紀錄片,片中幾個場景是,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不知道原來要吃中午飯,因為他們長這么大,都沒吃過;那些孩子冬天赤腳、衣衫襤褸,手腳全是爛掉的凍瘡…… 對于絕對貧困人民來說,他們每天掙扎在是否活得下去的現實困境當中,在他們的世界里,沒有儲蓄,沒有創收,甚至沒有生活。 但比這些更糟糕的是,他們長期生活在與貧困對抗的絕望和沖突中,貧困均衡很難打破,他們“貧窮志短”,缺乏改變的欲望和信心。 因此,貧困地區的廉價資源和勞動力所剩無幾,又缺乏內生動力。不管是外界一時的幫助,還是貧困人民一生的勤勞,或許都無法改變命運。 要改變貧困,就要改變“幫扶就是幫錢幫物”的傳統觀念。我們要多研究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拿出能改善他們貧困境況的有效手段。 |
相關閱讀:
- [ 12-08]外媒評習近平約堡峰會講話:中國支援非洲建設始終如一
- [ 12-08]習近平2015年出訪“壓軸戲”開啟多邊外交新高度
- [ 12-08]盤點習近平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12-08]圖解:習近平論述當前經濟工作的“12345”
- [ 12-08]從巴黎到約翰內斯堡 盤點習近平主席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