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所:精準,在習近平的扶貧觀里有多重要?
2015-12-08 17:13:36??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導致貧困的原因各不相同 貧困是一個結果,導致貧困的原因卻各不相同。 不可否認,我國貧困問題十分復雜。在7000多萬貧困群體中,除了居住在石山區,還有深山區、高寒區、黃土高原區等偏僻、不適合生活的地方。 不管是歷史條件制約、經濟基礎落后、自然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人口過度增長……都只是貧困成因的冰山一角。 今年,一名自稱來自湖南某村村民,給上級領導寫了一封“扶貧名單不公平、不精準”的投訴信,希望引起領導的重視,給真正貧困人口翻身的機會。 他在信上說,村里的扶貧主要扶領導干部的親戚,而自己一家四口常年擠在一個40平米、墻磚大裂漏雨的破爛房子里,卻沒有被登記和通知。 從投訴信中,我們能看到過去扶貧工作存在沒有扶到點子上、實惠也沒真正落到貧困人口身上的問題。例如,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撒花”,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的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 這不僅暴露了政府作風上不嚴不實的問題,也集中反映了扶貧工作不精不準、大而化之的缺陷。 貧困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現象,倘若不深入貧困地區,不了解貧困群體所思所想所需,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與具體貧困環境不相符合,沒有針對性,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數以萬計的貧困人口,都得細細分類,一一對應找到辦法,“精準”二字呼之欲出。 精準扶貧,或將成為撬起貧困大山的支點 盡管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們生活依舊艱難,但中央態度很明確,就是要消除貧困。各級扶貧部門均以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己任,精準扶貧。 從對貧困宣戰的態度中,我們看到國家的責任變得確定、明確和巨大。習近平對新一階段的扶貧工作提出精準的要求。這意味著,要撬起貧困大山的支點,要利用精準這根杠桿。 扶貧攻堅忌諱含含糊糊、畫粗線條、搞一刀切的扶貧方式,關鍵在找準找實貧困戶,把家底摸清、把情況搞準,從而根據具體情況、貧困戶家庭人口、產業特點、氣候條件、環境因素等,制定出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幫扶措施。 而具體怎么扶?我們可從廣東精準扶貧幫扶“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模式中,發現精準邏輯。 扶誰的貧——對3407個村36.7萬貧困戶158.6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 誰去扶貧——全省派出3541個工作組11524名干部進村駐點; 用什么去扶貧——籌集227.3億元資金為“雙到”提供支撐; 如何去扶貧——創造金融扶貧、勞力轉移扶貧、產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等扶貧模式。 …… 正如諾貝爾獎委員會在一次頒獎后表示,“除非大量人口找到擺脫貧困的辦法,永久和平是無法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來說,精準扶貧不僅是中國樣本,更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智慧。 |
相關閱讀:
- [ 12-08]外媒評習近平約堡峰會講話:中國支援非洲建設始終如一
- [ 12-08]習近平2015年出訪“壓軸戲”開啟多邊外交新高度
- [ 12-08]盤點習近平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12-08]圖解:習近平論述當前經濟工作的“12345”
- [ 12-08]從巴黎到約翰內斯堡 盤點習近平主席2015收官之行精彩瞬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