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提問】
↑新京報記者提問。中國網 鄭亮
新京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請問魯煒主任。有外媒報道說“中國政府已經牢牢地管住了互聯網”,請問是不是這樣?因為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網民,在上網的過程中有一些體驗,比如有一些微信、文章、帖文,看著看著就沒有了,被刪掉了,作為網信辦的主任,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魯煒:
你還是很敏銳的。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互聯互通是互聯的第一要義?;ヂ摶ネ?,它的特點就是一點接入、全網共享。所以互聯網讓世界變成的“地球村”,網絡空間已經是人類新的生活空間,國際社會也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一個和平、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意義。在這個空間里,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全球共享,自然必須要全球共治,有什么樣的問題和挑戰都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面對。
中國作為網絡大國,我們愿意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各方休戚與共,我們共筑安全,我們共謀發展,我們共同構建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全世界。謝謝。
首先回答前面這個問題,我也注意到了西方媒體的報道,我還注意到,也有西方媒體報道,說中國要管住互聯網,無異于將果凍釘到墻上。
互聯網的未知遠遠大于已知。有網民說,現在互聯網還沒有搞懂,就有了物聯網,云計算還沒有搞明白,就又來了霧計算,我要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說完全管住了互聯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確實加大了網上突出問題的治理力度,這是事實。特別是集中整治網絡謠言、打擊網絡犯罪、打擊網絡色情,保護網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努力讓網絡空間逐步清朗起來,我們對網絡亂象的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但是我們不能對成效估計過高,我們正在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治網之道。中國的治網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依法治網,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正確地處理好自由與秩序的關系。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是一樣的,我們既要自由也要秩序。大家早上來,朝內大街門口熙熙攘攘,所有的車和所有的人都想自由地行駛、自由地走路,這恰恰是要強調秩序的理由,所以哪里要自由,哪里就要有秩序。自由是我們的目的,秩序是我們的手段,越是要自由,就越是要秩序,沒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剛才你說的帖子被刪,我也遇到過,這有幾種情況。要么是網民舉報的,我們有一個互聯網舉報中心,每天接受網民舉報,多則幾十萬、上百萬,我們把群眾的舉報都交給各個網站去處理。還有就是網站和網民、網站和客戶都簽署了協議,根據協議應該刪除違反中國法律、傷害未成年人成長的有關有害信息。當然,也有政府管理部門要求查刪,這個查刪的標準就是不能違反中國法律法規,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特別是不能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長。所以,我們現在對網上的治理是漫長的,我們在不斷地探索規律,堅持依法治網,不斷提升中國網民的素養,來全面推進網絡空間的法治化。謝謝。
浙江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