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5000元在洗車店辦了會員卡,以為可換4800元加油卡并享受諸多服務,但加油卡沒換到,洗車店出問題了……如此遭遇近日發生在大量昆明車主身上。涉事的昆明百加百連鎖洗車店被哄搶,引起廣泛關注。 會員預付款會不會打水漂?百加百公司負責人7日回應稱,“就會員問題,我暫時不敢,也無能力有所承諾。”法律人士指出,“預付卡”類消費產品和服務亂象較多、監管乏力,消費者選擇此類產品和服務時應謹慎。 花5000元辦卡,說好的兌換加油卡沒了 昆明車主李女士是百加百會員之一。她回憶,自己今年10月初去百加百的日新路店洗車時,店員說單次洗車50元,如果辦5000元的卡就劃算得多,還可以兌換合計金額為4800元的加油卡等商品。在店員的極力推薦下,李女士辦了一張預付5000元的銀卡。 據了解,百加百的會員卡分5000元的銀卡、1萬元的金卡和2萬元的鉑金卡。根據有關會員協議,銀卡送4800積分,金卡送9960積分,鉑金卡送19920積分,這些積分以12個月分期贈送,可在年度內用于兌換加油卡等商品,此外會員車主還可享受洗車、汽車美容等諸多增值服務。 李女士講述,到了11月可領加油卡的第一天,她去領卡時,店員卻聲稱大批量購卡被中石油、中石化限制交易了,本元卡(昆明廣泛流行的一種儲值消費卡)也發完了,所以無法為其辦理加油卡。她當天要求退掉協議,店員說退不了,并稱等12月16日之后返油卡的錢可以換成現金。 “這個車可洗貴了。”李女士說,現在也不知道錢能不能拿回來,5000元辦的卡,至今自己只洗過兩次車、補過一次胎。 車主陳女士說,自己辦卡后倒是洗過不少次車,但加油卡也還有6個月的沒有兌換,最近一次去拿油卡時,店方稱“系統升級拿不了”。 “老板跑路”傳言引哄搶,當事人現身回應 12月2日,百加百多家連鎖店被會員車主哄搶。在此之前,“公司倒閉”、“老板跑路”等說法在會員中流傳,成為哄搶事件的誘因。 2日當天,百加百公司微信公眾號“百加百名車會”發布文章,稱“公司承諾12月16日兌換客戶積分的事正在順利推進,而且不止一家公司在跟我們公司談投資入股的事”,堅稱百加百沒有倒閉,老板沒有跑路。 3日,該公眾號再發題為《媒體報道不實,百加百蒙冤叫屈》的文章,質問“為什么會突然聚集那么多鬧事的客戶”,并質疑“這是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 記者致電該微信公眾號載明的400電話、座機電話均無人接聽。 7日,百加百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負責人邰龍江稱之前一直在配合公安機關調查。他表示,百加百因以下原因造成經營困難:一是銀行收貸。公司累計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還貸4200萬元,其中部分貸款由民間借貸歸還,無形中增加了經營壓力。二是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店面數量增至69家門店,但店面客戶平均流量銳減,使得店面營業收入大大降低,開支卻成倍增長。三是運營成本過高入不敷出。四是今年8月起石油公司控制不記名加油卡銷售數量,導致公司無法大量采購加油卡,會員客戶無法及時兌換,從而出現客戶在店內爭吵甚至退卡的情況,給店面銷售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銷售狀態每況愈下。 預付錢款能否追回,公司負責人“不敢承諾” 百加百吸納了多少會員?預付錢款的總金額有多少?百加百公司在7日的發布會上沒有對此說明。有媒體報道稱,百加百吸納了超過1萬名會員,預付錢款的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會員的預付款能否追回?邰龍江在回應中說:“就會員問題,我暫時不敢,也無能力有所承諾。但是,我依然會積極努力地謀求解決方法。” 邰龍江稱,公司與香港一家公司達成了戰略投資共識,對方擬戰略投資1500萬美元,但危機重重下,百加百公司于11月30日決定由公司的主要債權人某某公司接手,并開始簽訂相關協議,進行交接工作,商討關于百加百后續事務處理方案。他表示,2日發生的哄搶幾乎給百加百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從各個零售店到總部辦公室,甚至到部分員工宿舍,大到商品、貨柜、辦公臺、電腦、設備設施,小到花盆、魚缸、衛生間面盆、馬桶,細到電線、電纜、毛巾、刷子等,甚至連員工私人手機、身份證、信用卡、吃飯餐具都遭到了哄搶。香港公司的投資也因此決定暫停。 記者從公安機關獲悉,邰龍江確實接受過警方調查,后回到公司處理后續事宜。目前警方仍在接受會員報案并進行登記統計,為后續處理相關事宜提供依據。(記者王研) |
相關閱讀:
- [ 11-26]阿根廷一華人超市遭哄搶 警察及時趕到制止(圖)
- [ 11-26]香港街頭天降“鉆石”引哄搶 實為廉價“蘇聯石”
- [ 11-23]環北京樓市持續升溫 燕郊每平漲數千放盤遭哄搶
- [ 11-12]廣東單身輔警相親會 現場掃碼遭“哄搶”
- [ 11-11]莆田:運鞋貨車著火 物品散落一地遭路人哄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