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大會最后階段 歐美聯手推出“雄心聯盟”
2015-12-11 07:10: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當地時間11月30日,法國巴黎,出席巴黎氣候大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法國總統奧朗德一同出席晚宴,陪同出席的還有美國國務卿克里等重要政府人員。 中新社巴黎12月10日電(記者周銳)在巴黎氣候大會的最后階段,小島國集團再度和歐盟走到一起。但令人驚訝的是,幾天后美國也加入其中。這些國家宣布組成“雄心聯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 該聯盟的立場是推動以“把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1.5度以內”為代表的一系列看起來更有雄心和力度的目標。最早披露這一消息的英國《衛報》專門強調,中國、印度等國目前不在該聯盟之中。 新聯盟的“突然”登場固然讓許多人感到錯愕,但一位多次參會的觀察人士也直言,這種操作手法其實還是發達國家在氣候談判中的老一套戰術:“搶道德制高點的位子”和“扣阻礙談判的帽子”。 該戰術的有效性和聯合國氣候談判的機制有關。在“協商一致”的原則下,理論上只要有一個國家還在說不,協議就無法達成。但過去幾年,大會動輒拖堂,主席經常選擇無視反對者意見強行通過協議,這讓談判機制向“少數服從多數”靠攏。 因此,每當大會進入第二周,技術細節都會成為次要問題。如何讓自身立場看起來更具道德正當性、看起來得到了更多國家支持就成為國家和集團間博弈的核心所在。畢竟很少有人愿意承擔“阻礙者”的名聲。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都選擇協調立場抱團發聲。在此之前,國際氣候談判中最具人氣的集團是由百余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G77 中國”。有媒體報道,“雄心集團”的成員目前已經接近90個國家,其中包括很多發展中國家。 作為全球變暖的主要責任方、未兌現氣候資金承諾的失信者,歐盟能夠拉起“雄心聯盟”大旗的關鍵在于其在談判中采取了“綁定”戰術。 一位國際觀察人士表示,作為氣候變化最顯著的受害者,國土可能沉入水底的小島國在談判中最具備“道德正當性”,歐盟的策略就是和他們站在一起分享道德光環。 幾天前,歐盟和79個非洲國家、加勒比與太平洋國家結盟。而歐盟網站此前曾披露,將為上述國家提供4.75億歐元的支持,這被視為把小島國和一些最不發達國家拉上戰車的“對價”。而美國隨后的加入,更是讓“雄心聯盟”躍上談判舞臺的中心。 不同于“最不發達國家”、“基礎四國”、“環境完整性集團”等談判集團,“雄心聯盟”從名稱上就體現出其“侵略性”:不加入我們就是沒有雄心。 但是這個突然出現的聯盟也引發一些質疑。從形式上看,既有的談判集團都會選出代表,以一個聲音說話。但目前大會發言列表中并沒有出現“雄心聯盟”的代表。這些國家更像是正坐在桌前聊天的一個松散群體。 |
相關閱讀:
- [ 12-10]氣候談判通宵鏖戰 巴黎“力拼”準時閉幕
- [ 12-08]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中國作為
- [ 12-04]研究報告稱氣候變暖將致太平洋島國居民被迫移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