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就朝韓首次副部長級政府間會談等答問(全文)
2015-12-11 20:24:25??來源:外交部網站 責任編輯:張海燕 劉寶琴 |
分享到:
|
問:據報道,朝鮮和韓國今天在開城工業園區舉行首次副部長級政府間會談,就雙方之間存在的各種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全面磋商。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作為友好近鄰,中方一向支持朝韓雙方開展對話接觸,改善相互關系,推進和解合作,共同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希望朝韓政府間會談順利舉行并取得積極成果。 問:各國即將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達成協議,中方對此持何立場?是否準備承諾提供與發達國家相近的資金支持以確保達成有關協議? 答: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召開十多天來,談判取得了一些進展。巴黎時間12月10日下午,新版“巴黎成果草案”出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但目前案文仍有一些關鍵問題有待解決,離最終達成全面共識仍有距離。 巴黎大會的成功需要196個締約方的積極參與,“眾人拾柴火焰高”。各方在最后談判中要進一步加強協調,展現靈活,最大限度地縮小分歧、凝聚共識。發達國家要發揮領導作用,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努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始終堅定支持巴黎大會達成有雄心、有力度和全面均衡的協議,一直在為巴黎大會的成功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重挑戰。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一直在行動,成就有目共睹。中國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中國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今年6月,中國還向聯合國提交“國家自主貢獻”,提出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雖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實現承諾。 綠色氣候基金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發達國家履行出資義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重要平臺。發達國家應繼續利用綠色氣候基金平臺,提高出資力度。今年9月,中方宣布將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包括增強其使用綠色氣候基金資金的能力。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將與綠色氣候基金等機構協調配合,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中方將繼續本著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與各方一道,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推動巴黎大會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結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真正公平、合理和有效的解決方案。 問:印度北方軍區司令部司令將應邀訪華,考慮到中方曾拒絕給予其前任簽證,他此訪有何意義? 答: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前,雙方應該共同努力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這是中印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為此,今年5月莫迪總理訪華期間,雙方同意加強邊防合作,開展兩軍總部和相鄰軍區年度訪問和交流,并寫入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 據了解,印度邊防代表團將于近期訪華,這是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認為這種交流有利于增進兩軍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互信,對于雙方更好處理涉邊事務、更好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具有積極意義。 問:據一些西方媒體報道,歐盟、美國和79個“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國家組成了“雄心壯志聯盟”,正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達成 “有雄心的”氣候協議,而中國和印度不在其中。你對此有何評論?是否認為 中方受到排斥? 答:關于你所說的這個聯盟的性質和參加國數量,有關說法的準確性還需要核實。我想強調的是,中方始終堅定支持巴黎大會達成有雄心、同時也是全面、均衡、務實的協議,也一直在積極、建設性地參與談判,與各方保持著良好的密切溝通。實際上,在促成巴黎大會達成協議、建立有力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方面,大家都是雄心勃勃的伙伴,不存在誰被誰排斥的問題。 巴黎協議談判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希望各方本著務實、合作的精神,專注于凝聚共識、相向而行,促成達成協議。我想,這是國際社會最有意義的雄心。 問:據報道,阿根廷總統馬克里昨天正式宣誓就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對馬克里就任阿根廷總統表示祝賀。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出席了馬克里總統的就職儀式,并同他舉行會見,向他轉達了習近平主席的熱烈祝賀和良好祝愿。 中方愿同阿方共同努力,繼續秉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全方位交往,擴大各領域交流合作,落實好雙方重大合作項目,推動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持續深入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11]俄外交部:土耳其向伊拉克派兵“嚴重違反國際法”
- [ 12-10]外交部回應西方媒體質疑中非合作及對非援助
- [ 12-09]中國外交部:霧霾的嚴重性堅定了我們的治理決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