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印聚焦經濟防務 日印聯手對抗中國不現實
2015-12-12 10:54:12?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劉寶琴 |
分享到:
|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日抵達印度,開始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除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第九次印日首腦會談外,安倍還將拜會印度總統慕克吉,前往圣城瓦拉納西觀看在恒河岸邊舉行的印度教儀式,并出席印日工商界代表會議等。 印日關系近年升溫迅速 據印媒報道,此次安倍訪印的議程中,雙方將簽署包括建設印度首條高鐵及核能利用、防務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協議,從而進一步鞏固兩國去年新達成的“特殊戰略和全球伙伴關系”。 印日之間的高鐵合作磋商已久,其中從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全長505公里的印度高鐵建設早在2012年就已啟動,日本方面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該項目總耗資將達9800億盧比(約150億美元),日方愿意提供該項目81%的低息貸款,印度對此興趣濃厚。種種跡象顯示,安倍訪印期間兩國敲定這筆高鐵協議已成定局,而印度首條高鐵項目花落日本也無懸念。這將是日本以新干線技術為代表的高鐵公司在全球市場的重要一單。 此外,印度對于與日本開展核技術和防務合作期待很高,因為這對印度發展雄心勃勃的民用核計劃“至關重要”。不過,由于日本對核能利用的敏感性以及印度非核不擴散條約成員的地位,雙方仍就達成協議“進行最后的努力”,不排除安倍此訪有所突破。在防務合作領域,由于日本已經解禁武器出口,且兩國對于加強安全合作都有強大的意愿,印度對于引進日本包括US-2兩棲反潛機在內的先進武器裝備的熱情更加高漲。有消息稱,兩國有望近期簽署協議,允許防務技術轉讓以及合作生產軍備。 印日關系近年來升溫迅速,尤其是兩國都經歷了領導層換屆之后。印度《鑄幣報》認為,兩國新領導人對于地區和世界局勢有著相似的判斷,其中應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地區影響力是主要因素。此外,莫迪與安倍的私人友誼也非同尋常。例如,安倍是莫迪推特賬號的粉絲,兩人經常利用社交媒體發布一些相互問候的信息。2014年莫迪訪日期間,安倍罕見地陪同莫迪訪問京都古城。兩人一致同意將雙邊關系提升至特殊的全球戰略伙伴關系。 加強經濟合作是印日關系的重點。安倍政府去年承諾未來5年將對印投資350億美元。事實上,過去15年來日本對印直接投資高居所有外國對印投資國的第4位,投資總量占印度同期吸引外資的7%左右,相比之下中國只占0.5%。致力發展經濟的莫迪政府去年更專門成立了服務日本外資的辦公室。除高鐵項目外,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日本國際合作銀行近期有意與印度政府成立共同基金,為總額高達2萬億盧比的印度道路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聯手對抗中國并不現實 對于印日接近的動向,印度知名戰略家拉賈·莫漢甚至用“亞洲G2”來描述其意義,認為沒有強大的印日關系,新德里和東京“無法單獨應對中國為中心的亞洲秩序或者中美關系出現動蕩的后果”。而兩國的合作將“重新定義印度和日本的國際作用”。與之呼應的是,安倍在《印度時報》11日發表的署名文章“印度、日本:天然伙伴”的文章中稱,印日關系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雙邊關系”,并表示將“推動它變成現實”。 不過,此間印度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安倍希望在訪印期間達成盡可能多的“具體成果”,但兩國關系短期內難以達到雙方設想的高度,而印日要結成針對中國的聯盟更不現實。首先印日的貿易規模有限,印度只占日本外貿額的1.2%,日本則占印度外貿額的2%。相比之下,中國2014年占日本外貿的份額高達18%,而中國在2013年更是成為印度的頭號貿易伙伴,并且在“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的激勵下正迅速擴大對印投資和貿易。換言之,日印兩國各自對中國經濟的依存難以替代。此外,印度長期堅持的戰略自主性在莫迪政府任上更加突出,而當前中印關系正值歷史新高度,印度必須在對外政策上采取謹慎立場。“印度在與美日親近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系,”印度資深媒體人J·D·辛格稱,“全方位外交才是莫迪政府對外政策的精明選擇。”(駐新德里記者牛震) 文匯報 |
相關閱讀:
- [ 12-11]強行捕鯨惹公憤 安倍個人網站遭到黑客攻擊
- [ 12-10]日本外務省向俄媒辟謠安倍訪俄消息:不符合事實
- [ 12-10]安倍個人網站遭黑客攻擊 多家日本重要網站中招
- [ 12-09]日本前首相小泉對安倍執政擔憂:強行排除反對意見
- [ 12-09]安倍訪印度將力推新干線模式 日本經濟界報期待
- [ 12-08]小泉對安倍執政表示擔憂 稱安保法操之過急
- [ 12-08]安倍致電奧巴馬譴責恐怖主義行徑 擬攜手反恐
- [ 12-07]安倍晉三夫人參加泡菜慶典 稱贊韓國料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