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 “杯不出欄,筷不出緣。”我國古人如是講究用餐禮儀。國民之“吃相”,關乎國民素養和國家文明形象。 然而,這些年,但凡有過出國、出境經歷的中國人,大多有這樣的感覺:只要走進中餐館,或是有中國人用餐的地方,氛圍遽變,熱鬧無比,了無國內國外、他鄉異鄉之別。 此一現象延綿有年、詬病不斷。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無論國內游還是出境游,某些中國游客的“特色”餐桌陋習依然故我,令人思考。 西餐“中”吃鬧“不適” 日前,記者走進廣州市越秀區環市中路的一家西餐廳就餐,鄰近一桌來了游客模樣的4個人,在點了4份不同的主餐牛扒后,和服務員發生了爭吵。 這是家西餐館,沒有“蒜蓉西蘭花”,只有“芝士西蘭花”。游客沖著服務員吼:“你們不是有西蘭花嗎,蒜蓉西蘭花怎么不能炒?菜單里沒有就不能炒么?”在服務員反復解釋后,他們還是喋喋不休。 4人點的牛扒上桌了,其中兩個人又讓服務員將牛扒回爐,說是“牛扒切開有血水”。其實,點餐時,他們要的就是“五成熟”牛扒。 理直氣壯地在西餐館要求中餐服務,讓那些正在西餐館享受情調與安靜的客人無奈、蹙眉。 “自助餐”變“自家餐” 一些人在中外自助餐上的表現,也頗讓人感到汗顏。 長江三峽郵輪游以自助餐為主,這是外國游客投訴最多的項目。重慶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向記者說起這樣一件事:一次,一對外國老夫婦取餐時,發現吃的都被拿光了。而他們旁邊的中國游客,每人面前都是幾個大盤子,食物聚摞成塔,根本吃不完。“這對外國夫婦并不是投訴自己沒吃到東西,而是覺得浪費食物太可惜。” 寧夏中國旅行社導游徐慧今年多次帶團去泰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旅行,時常見到中國游客取自助餐時“連吃帶拿”。“當看到其他國家的游客不愿意和中國人一起用餐,以及特別標注專供中國人就餐位置時,心里真不是滋味。”徐慧說。 廣之旅資深領隊黃穎提議,中國游客出境游時,應遵循起碼的用餐禮儀:在有外國客人同場情況下,吃飯聊天的聲音應該盡量小;不要在不同的餐桌間來回走動,推杯換盞;不要隨意在餐廳拿水、甜點等,破壞就餐秩序,影響了別的顧客…… |
相關閱讀:
- [ 08-31]顧客吃自助餐往包里揣饅頭被拒 雙方鬧上法庭
- [ 04-09]男子在美酒店自殺 或因終身免費自助餐獎被剝奪
- [ 12-01]泰國慶祝猴子自助餐節 2噸美食犒賞饞嘴猴
- [ 09-02]蘭州開發商請購房者吃自助餐遭瘋搶
- [ 03-19]中辦國辦發文 要求公務活動原則上實行自助餐
- [ 02-17]廣州市政協全會不安排宴請 委員集體吃自助餐
- [ 10-31]河南一中學推每天15元自助餐:飯可不吃錢必須交
- [ 09-18]男子在自助餐廳吃下40盤食物 稱不靠攻略只靠胃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