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聚焦南京大屠殺公祭 兩國關系歷史問題最敏感
2015-12-14 06:59:4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201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日本媒體稱,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是今年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收官之日”,但中國的歷史宣傳活動不會結束。在南京大屠殺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記憶遺產后,中國加大了向國際社會介紹這一歷史事件的力度,但同時中方似乎“降低了對日直接批判的調門”,為日中關系改善預留了余地。日本輿論認為,盡管日中關系有緩和趨勢,但歷史問題仍將是兩國關系中最敏感的部分。 據《朝日新聞》、時事通訊社等日本媒體報道,中國13日在南京舉行大規模公祭活動,中國政府去年將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將南京大屠殺從地方性歷史紀念正式提升為國家紀念活動。上午7時,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的集會廣場舉行升旗和降半旗儀式。10時,國家公祭日儀式開始,約1萬人參加了大型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發表了旨在銘記歷史、維護和平的演講。晚6時,各界人士在紀念館祭奠廣場舉行了“燭光祭”活動。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名譽館長朱成山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意在提醒國民不要忘記曾經的苦難和民族的創傷,同時可讓那段歷史得到世界更多的承認和銘記。朱成山說,前來參加本次公祭日活動的還有一些日本團體,這有助提升日本民間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推動中日友好合作。 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南京大屠殺不久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中國政府也借此加大了紀念、資料整理與對外宣傳力度。在大屠殺紀念館旁,新的紀念館已經建成并于14日起對外開放。日本《產經新聞》稱,在二戰結束70周年的歷史關頭,中國政府將今年定位為“歷史年”,進行了大規模歷史主題宣傳,國家公祭日標志著這一系列宣傳活動的年度結尾,但“中國不會放棄在歷史問題上繼續施壓日本”。《朝日新聞》稱,李建國在演講中再次強調了“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戰爭、試圖開歷史倒車的言行”的立場,但與此同時,李建國在談到中日關系時,傳遞出對日溫和的態度,他表示中日兩國應該在《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不斷推進睦鄰友好合作。報道稱,今年的公祭日活動7位常委未出席,“這似乎傳遞出中方考慮中日關系,降低對日批評調門的動向”。 |
相關閱讀:
- [ 12-13]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長:不放下記憶非延續仇恨
- [ 12-13]“只要活著,就一直作證!”——國家公祭儀式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 [ 12-13]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讓下一代了解歷史 珍愛和平
- [ 12-13]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余生繼續傳遞真相
- [ 12-13]南京大屠殺公祭:進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 12-13]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進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