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聚焦南京大屠殺公祭 兩國關系歷史問題最敏感
2015-12-14 06:59:4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英國廣播公司稱,中國表示,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達30萬人,但日本保守派政界人士與學者則否認南京大屠殺曾經發生。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自從10月,南京大屠殺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日本右傾媒體開始愈發強烈地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以《產經新聞》為代表的一些日媒執意拒絕在報道中使用“大屠殺”一詞,有意使用“南京事件”的表述淡化大屠殺的殘酷。但日本也有不少呼吁正視歷史的聲音。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報》稱,日共議員田村智子11日在參議院會議上批評說,自民黨內還有議員公開宣稱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必須堅決和(上述)歷史修正主義做斗爭”。13日,日本民間團體在東京市內舉行集會,要求安倍政權在南京大屠殺發生了78年后“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歷史”,同時呼吁在國會紀念堂附近設立國立博物館,向日本國民展示日本對外侵略歷史。 公祭日當天,日本駐華使館官方微博對南京大屠殺只字未提,只是連發多條微博強調日本在戰后“走和平道路”,并羅列中日過去簽署的有關推進戰略互惠、發展友好關系的宣言,引發中國網民不滿。有網民在評論中說,“對歷史避而不談,在外耍無賴,對內忽悠人民,實在可悲”,還有人說,“歷史必須銘記,再友好也不能滅了歷史”。 日本TBS電視臺13日稱,二戰已經過去70年,但亞洲國家關于歷史問題一直難以形成共識與相互理解。對于安倍今年二戰紀念日發表的歷史談話,中韓等國堅持認為日本并未徹底反省戰爭歷史?!冻招侣劇氛J為,日本政府的立場被中方認為具有歷史修正主義色彩,歷史問題依然是中日關系中最敏感,最危險的部分之一,未來還很有可能導致兩國關系出現新的波瀾。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藍雅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 環球時報記者 白云怡】 |
相關閱讀:
- [ 12-13]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長:不放下記憶非延續仇恨
- [ 12-13]“只要活著,就一直作證!”——國家公祭儀式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 [ 12-13]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讓下一代了解歷史 珍愛和平
- [ 12-13]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余生繼續傳遞真相
- [ 12-13]南京大屠殺公祭:進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 12-13]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進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