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對當時嫌犯夫妻通過海關時的畫面截圖。 臺灣媒體12月14日報道,美國加州槍擊案的恐襲女槍手馬利克(Tashfeen Malik)去年持未婚妻簽證入境美國,盡管核準簽證的過程中,美國移民局官員對她進行過三次背景調查,卻從未發現她先前早在社交媒體上,就表達過支持暴力“圣戰”的看法。調查槍擊恐襲案的執法人員最近在追查馬利克的過去,才發現到這些昔日貼文。 在加州槍擊恐襲案發生后,美國各界開始檢討K-1簽證,也就是未婚夫或未婚妻簽證,而美國國會上周也通過更嚴格的簽證規定。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當馬利克從巴基斯坦移民到美國時,曾通過美國移民局官員對她所做的三次背景調查,當時并未發現馬利克在社交媒體貼文上,隱藏的支持“圣戰”的訊息。她當時在社交媒體貼文上表達過支持“圣戰”并且希望參與其中,這些貼文早已透露出馬利克的極端思想。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執法人員最近在挖掘這對恐襲嫌犯夫婦的過去,希望了解他們發動攻擊的原因,才發現這些從未被通報過的舊貼文。調查人員認為,如果當時移民官員有發現這些資料,可能就不會通過她的簽證申請。 根據目前的做法,移民官員在進行背景調查時,不會將定期檢視社交媒體,作為調查的一部分,主管移民業務的國土安全部過去曾經在內部有過辯論,對于這樣做(檢查申請人的社交媒體貼文)是否合宜。 調查人員的這項發現,暴露出美國在檢查外國人入境時一個重要、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缺點,特別是當今社會幾乎人人都會在網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美國執法官員表示,每年都有數千萬人透過工作、觀光或移民簽證進入美國,現實中不可能對所有人都展開深入調查并審視其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論。 近日法國巴黎恐襲以及美國加州槍擊案都反映出,監控過程成為反恐上脆弱的一環。美國聯邦眾議院上周通過更嚴格的簽證政策,原屬免簽證計劃的38個國家公民,若過去5年內到過敘利亞、伊拉克等恐怖主義猖獗的國家,必須申請簽證才能入美。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槍擊案發生后,也下令檢討K-1未婚妻(夫)簽證,要求在之后對其發放綠卡和公民之前,要經過一段途徑。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