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吃人”、毒跑道、留守兒童悲劇、銀行存款“失蹤” --2015年社會“痛鏈”事件后續追蹤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 電梯“吃人”、毒跑道、留守兒童悲劇、銀行存款“失蹤”--2015年的這些“熱點”事件讓人記憶猶新。令人深思的是,上述事件均非偶發個案,而是在一年之內多次反復發生,形成一條條連續性的社會“痛鏈”。目前這些系列熱點問題的最新進展如何?相應的監管和制度是否有了改善?“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追蹤。 電梯“吃人”:一年致死超38人,質檢總局稱將實施市場準入 新聞盤點:以湖北荊州電梯“吞人”事件為代表的電梯事故在今年引發廣泛關注。僅今年7月,短短10天內電梯事故造成6人死亡。記者綜合國家質檢總局數據和各地曝光的個案發現,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各地電梯事故造成至少38人死亡,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014年的人數。 一系列事故發生后,湖北、上海、廣州等多地排查電梯隱患,質檢總局也開展了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然而類似事故的發生并未停止。11月11日,珠海一名男子在酒店搭乘電梯時,門開了電梯卻沒來,導致他徑直從電梯井墜落死亡。11月28日,青島一小區住宅樓內電梯發生故障,在救援過程中電梯突然失控,導致電梯維修工墜亡。 后續追蹤: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一些小企業產品質量問題,電梯事故頻發的重要根源在于維保行業的亂象。中國電梯網創始人姚永其說,目前,電梯行業市場份額的80%以上集中在30家外資、合資和國內一線企業品牌手中,剩下的近600家中小企業分食不到20%的市場份額,導致企業利潤低、競爭激烈,無力對電梯進行維保,只能轉交由當地的維保公司周期維護。 據記者調查,電梯維保市場惡性競爭、惡意壓價現象普遍。一線城市一臺電梯正常的維保價格在每月500元左右,但不少地方卻低至一兩百元。“原本一個維保人員每月負責15-20臺電梯的任務,現在維保50臺以上是常態,質量可想而知。”姚永其說。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負責人在湖北荊州電梯“吞人”事件發生后也表示,電梯日常保養十分重要,按照規定應每15天維護保養一次,但目前維護保養市場受低價競爭影響,服務質量低下。 這位負責人說,質檢部門將依法實施市場準入,對電梯制造、安裝、維修等實施準入管理,目前正在修改相關許可規則。另外,電梯制造企業應向服務業發展,更多要為使用者提供安全正常使用的設備,保障后期服務。 |
相關閱讀:
- [ 08-04]“電梯吃人”報道的尺度:避免過度跟風 錯誤引導輿論
- [ 07-31]電梯“吃人”警示安全意識應如履薄冰
- [ 07-31]怎樣和孩子談論“電梯吃人”
- [ 07-31]終結電梯“吃人”須裝好“責任芯”
- [ 07-30]"電梯吃人"事件廠家商場被定責 蓋板結構不合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