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變身“壺哥”“玉王” “雅官”背后藏幾多“雅虎”?
2015-12-14 15:42: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官員變身“壺哥”“玉王”,“雅官”背后藏幾多“雅虎”? ——聚焦2015反腐向“官雅圈”開刀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任瑋、楊帆)不久前,曾索賄齊白石珍貴畫作、涉嫌受賄2000余萬元的河北省國資委原主任周杰站上法庭被告席;近日廣西鳳山縣又曝出,原縣委書記黃德意擅自動用國家防治地質災害資金數百萬元在山壁上雕刻“鳳凰壁畫”。 涉足文化圈、伸手藝術品、身染“文藝范兒”,“官雅圈”暗藏腐敗“潛規則”。專家表示,嚴防“雅好”變“雅腐”,仍待完善權力監督,嚴懲“雅賄”行為。 “墨香”難掩“銅臭” 30多名落馬官員涉“雅賄” 從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愛玉成癡,到河南省南陽市原紀委常委謝先瑩“收藏”近億元名人字畫,再到鄂爾多斯市原副市長王會師癡迷攝影,家中搜出十幾部昂貴的攝影器材……官員“雅賄”頻頻曝出。 2015年,反腐加碼,“雅虎”仍然不時“現身”。11月,熱衷收藏名人字畫的河北省國資委原主任周杰涉嫌受賄案開審;江西省峽江縣原縣委書記宋銅,以支付紫砂壺款等名義收受錢款逾千萬元被媒體稱為“壺哥”;江西省景德鎮市原副市長、“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馮林華利用“作品”洗白受賄錢款,一個個案件令人咋舌。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經有30多名落馬官員涉嫌收受“雅賄”。除了直接奉上價值不菲的字畫古玩等常見手法,“雅賄”還有不少隱形態:“等價交換”式,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原局長宋建國違規為多人辦理“京A”車牌,介紹行賄人到其熟識的畫廊買畫“以畫換錢”;“真假難辨”式,行賄者將真品、真跡以贗品價格賣給官員,再由專人以高價回購,官員賺取差價;“自拍自接”式,行賄人安排公開拍賣,將古玩字畫真品低價起拍,讓受賄方以低價“撿漏”;或將官員收藏的贗品通過不法渠道鑒定為“真品”后拍出高價,暗中找人接盤。 “雅賄”緣何盛行?“房產會貶值,股票會掉價,有太多不確定性。而古玩玉器、名人字畫越久越值錢。”北京一位資深書畫愛好者說,升值潛力巨大,導致貪官們對“雅賄”情有獨鐘。 一些辦案人員指出,“雅賄”手段隱蔽,偵破難度大,往往成為官員逃避監督的“擋箭牌”。河北省有紀檢干部介紹,涉案官員一邊借自己身份、權力之便,索要或收受古玩字畫等,一邊動用職權和公共資源滿足行賄者的非法利益,“雅賄”實質是一場“私人訂制”式腐敗。 |
相關閱讀:
- [ 12-14]2015反腐向“官雅圈”開刀 兩省區超五千干部兼職
- [ 12-11]“公考降溫”別總拿“反腐”說事兒
- [ 12-08]官方多措并舉提高足球水平 仍將著力推進足壇反腐
- [ 12-08]國際反腐合作:"百名紅通人員"已18人到案
- [ 12-08]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反腐合作,仗越打越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