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報》12月13日刊登的漫畫。 據英國《衛報》12月14日報道,就在巴黎氣候大會傳來達成協議的喜訊后不久,當地時間13日,一幅刊登在《澳大利亞人報》上的諷刺漫畫引發輿論怒火。不過燃點并不是漫畫針對的氣候問題這一主題,批評者痛批漫畫內容充斥對印度人“種族歧視”的意味。 這幅由《澳大利亞人報》自身漫畫人比爾·里克(Bill Leak)繪制的社評漫畫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幾名饑餓的印度人將太陽能電池板敲碎后當食物吃下。顯然,在巴黎氣候大會的背景下,印有聯合國圖標的包裝箱意指由聯合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減排援助品。畫中面容憔悴的饑民衣衫襤褸,但呈現鮮明的印度特征,其中一人說”這東西不能吃 ”,另一人應道:“別急,讓我蘸芒果醬試試。” 漫畫見報后不久引發激烈的社會學和媒體界爭論。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阿曼達·懷斯(Amanda Wise)表示,這幅漫畫令人震驚,并且在英國、美國或加拿大都是不可接受的。她向《衛報》說道:“這幅漫畫是公然的宣揚種族主義,傳達的是一種深層次偏見,即第三世界國家中未開化的人不知如何使用科技。” 懷斯認為,該漫畫的潛臺詞就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不需要這些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他們僅僅需要的是食物”。她指出:“恰恰是這些生活貧困的人們受到食品安全威脅、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位下沉的危害最大。” 《澳大利亞人報》編輯克里夫·馬西森(Clive Mathieson)確認他編輯了該報13日刊載的內容,但是拒絕對里克的漫畫做出評論。而漫畫人里克本人也對漫畫引發的震動不予置評。 然而,這幅漫畫已然在印度引來憤怒的聲討。印度媒體“Catch News”雜志的知名記者肖馬·喬德哈里(Shoma Chaudhury)表示:“這幅漫畫恰恰反映了涉事漫畫人、記者及媒體的嚴重無知”。他強調,“印度不僅是氣候談判中重要的談判方”,“并且主動采取了在數百個村莊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措施”。此外,她反擊道:“倒是畫中的幾位農民可以教一教漫畫人里克如何使用太陽能板,并請他品嘗一番美味的芒果醬”。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人報》的漫畫在社交媒體上也遭致廣泛批評。名為“David Pope”的“推特”用戶表示,“看看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有多落后吧”;名為“Mr Denmore”的“推特”用戶向漫畫人里克說道:“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很了不起,他們比你在漫畫上的造詣強多了。”;另有名為“Dennis Long”的“推特”用戶質疑,“默多克(媒體大亨、《澳大利亞人報》母集團總裁——編者注)怎么會發布這么糟糕的東西?” 《澳大利亞人報》是澳大利亞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報紙,創刊于1964年,隸屬于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報社總部位于悉尼。該報平日版的發行量為13萬份,擁有讀者40多萬,周末版的發行量為32萬份,讀者達90多萬人。(記者聶魯彬) |
相關閱讀:
- [ 11-26]美亞裔組織申訴名校招生種族歧視 吁華人維權
- [ 11-24]弗格森騷亂一周年:種族歧視仍存 槍支問題嚴重
- [ 11-13]美媒:美國大學種族歧視鬧翻天 折射華人生存困境
- [ 11-12]涉嫌種族歧視 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欲換院徽
- [ 11-10]耶魯大學爆發反種族歧視游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