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十八大以來網絡空間法治化全面推進
2015-12-14 18:08:08??來源:中國網信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12月9日,國新辦就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會上指出,“我們正在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治網之道。中國的治網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依法治網”。魯煒主任這一論述,引起了互聯網從業人員和網民群體的極大關注。“什么是依法治網?怎樣依法治網?依法治網的成效如何?……”帶著這一系列問題,中國網信網記者采訪了國家網信辦法制辦主任華清。 記者:幾天來,網民們都對魯煒主任提出的“中國特色治網之道在于依法治網”表示了熱烈的關切,您是否可以先給我們講講這一論述的淵源和由來? 華清: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依法治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黨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都對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推進網絡依法規范有序運行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中央的一系列要求,為我國加強網絡法治建設、依法治網提供了基本遵循,為互聯網法律體系的構建指引了方向。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和中央要求,我們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網絡法律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完善網絡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網,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是當前我國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是促進、推動、保障互聯網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建設網絡強國的的必由之路。 記者:這些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空間法律制度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華清:總結我國網絡空間法律制度建設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傳統電信立法階段。1994年到2000年是我國互聯網建設初期,互聯網立法內化于傳統電信立法之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主要面向網絡安全。之后是網絡空間法律體系初步建立的階段,大致從2000年至黨的十八大前,如《電子簽名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等,初步構建了覆蓋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應用管理、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權利保護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法律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空間法律體系進入基本形成并飛速發展的新階段。伴隨著我國互聯網走向廣泛應用、深度融合的新階段,一方面全局性、根本性的立法開始啟動,我辦牽頭編制了立法規劃,將《網絡安全法》、《電信法》、《電子商務法》統籌考慮并積極推進立法進程。另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加快出臺,如《刑法修正案(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 記者:當前已經基本形成的我國網絡空間法律體系,主要涵蓋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華清:概括起來,目前我國網絡空間法律體系,已經涵蓋了網絡安全立法、互聯網基礎設施與基礎資源立法、互聯網服務立法、電子政務立法、電子商務立法以及互聯網刑事立法等各個方面。 例如,在互聯網安全方面,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為代表;在互聯網基礎設施與基礎資源方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等為代表;在互聯網服務方面,以《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為代表;在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方面,以《電子簽名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為代表;在互聯網刑事立法方面,以《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九)》等為代表。 |
相關閱讀:
- [ 11-13]中央網信辦連開兩場座談會,都談了些什么?
- [ 11-13]中央網信辦召開網絡文化傳播工作者座談會
- [ 11-09]阿里、滴滴等大佬在網信辦座談會上說了哪些“心里話”
- [ 11-09]中央網信辦召開系列座談會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