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習近平的“互聯網思維”:全面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2015-12-14 20:20:12?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6日在烏鎮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并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如何使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全國人民并實現全人類共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網絡治理觀”。專家分析認為,習近平關于網絡安全治理的系列觀點分析了國家安全形勢變化,闡明了中國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宏觀思考、戰略部署和政策主張,讀懂習近平的“互聯網思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網絡強國”建設恰逢其時,也正全面展開。 習近平提出新時期網絡發展愿景: 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讓成果惠及全民 經過近來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顯著成就,網絡不僅走入千家萬戶,而且中國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已然成為網絡大國。前不久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文簡稱《建議》),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去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習近平在向大會發去的賀詞中指出,“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擔任組長。習近平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網絡安全發展的新目標和新愿景——“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習近平在會議上還強調,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他指出,“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做客人民網訪談節目時曾談到,互聯網是中國在全球經濟當中跟西方發達國家距離比較近的領域之一,或者說我們發展比較好的領域。以互聯網為平臺打造現代的信息經濟,具有非常重要和全面的意義。互聯網發展為中國未來擴大投資消費,提升老百姓的生活便利性,提供政府的治理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建設網絡強國恰逢其時。 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王世偉分析認為,習近平深刻把握信息時代社會發展新特點、新規律,高度關注網絡空間對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產生的深刻影響,闡明了中國由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宏觀思考、戰略部署和政策主張,明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網絡安全治理的具體任務和要求。習近平提出的網絡強國的目標愿景是我國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并激發網絡安全治理各方努力奮斗追求的內在動力。 |
相關閱讀:
- [ 12-14]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
- [ 12-14]脫貧攻堅工程——習近平與“十三五”十八大工程
- [ 12-14]上合總理會今在鄭州舉行 習近平將會見成員國總理
- [ 12-14]習近平經濟觀:網絡強國戰略壯大互聯網產業 助傳統產業升級
- [ 12-14]習近平經濟觀:網絡強國戰略壯大互聯網產業 助傳統產業升級
- [ 12-14]習近平: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工作原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