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專家估算全國房產稅收入共計1.6萬億元
2015-12-15 07:31:40??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應用房產稅取代土地出讓收入 在財政收支矛盾加重的情況下,堅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財政赤字率有可能超出預算,政府負債率也將上升。2015年預算赤字率略高于2%,低于3%的國際警戒線。政府負債率按比較合理的中等口徑負債估算,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和擔保責任的負債率約為37%,低于60%的國際警戒線。財政赤字和政府負債還有安全擴大的空間。 為使公共財政安全順暢運行,發揮出宏觀經濟調控效益,應加大力度推進公共財政轉型改革,探索現行情況下財政負債率和負債配置合理有效的方式,對地方政府過大規模投資及產生的過大負債擴張傾向進行控制壓縮,改變地方融資平臺負債由地方政府無限承擔償債責任的風險蔓延局面,將政企合一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改造為自主承擔償債責任的混合所有制投資公司,地方政府按股份對公司負債承擔有限責任,參與公司治理,實施風險控制。 同時,改變目前地方財政收入比重過低及赤字率過高、收支矛盾尖銳、負債風險過重的局面,要按照財權與事權相對稱的原理,將地方財政收入比重調整提高到與其支出比重相對稱的程度。改變地方財政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難抵沖擊的局面,在土地出讓收入不可避免大幅下降的趨勢下,地方財政應朝著國際通行的方向轉型,構建以居民住房資產為穩定稅基的房產稅制,從被房地產及土地收入綁架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城鎮居民7.49億人,人均住房33平方米,商品房均價6300元/平方米,按此估算,城鎮住房共247.2億平方米,全國住房總價值156.3萬億元,按1%稅率征收房產稅,房產稅收入共計1.6萬億元。考慮一定比率免征,實征房產稅收入還要再打折扣,不足以完全替代土地收入。按照目前土地收入下降趨勢推算,到2017年土地收入將減少到1.5萬億元左右,相當于可征收房產稅總額,而很多地方財政的土地出讓收入會更早一些下降到不及可征房產稅收入的程度。這樣的地方逐漸增多,房產稅取代土地收入彌補缺口的條件逐漸成熟,房產稅征收將水到渠成,實現公共財政的平穩轉型。 |
相關閱讀:
- [ 12-04]社科院報告建議:出臺房貸利息抵扣個稅政策
- [ 12-04]社科院:房價斷崖式下跌是誤讀 明年樓市承壓
- [ 12-04]社科院報告稱房地產對GDP貢獻率創15年新低
- [ 12-04]社科院報告稱房地產對GDP貢獻率創15年新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