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貪官家藏上億現金 騎自行車上班
2015-12-18 06:53:1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員有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篡改、偽造個人檔案資料,弄虛作假,騙取職務、職級、職稱、待遇、資格、學歷、學位、榮譽或者其他利益等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將被給予不同程度的黨紀處分。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在巡視和組織調查的過程中,黨員干部“三齡兩歷一身份”造假、謊報瞞報個人有關事項等問題不斷暴露。一些官員為了躲避黨紀審查、滿足一己私利,選擇鋌而走險,謀劃出各種各樣的手段蒙騙組織,混淆視聽。這些“煙幕彈”背后隱藏了官員怎樣的心理動機?如何才能有效破解官員“造假”問題? 1 “造假”花樣翻新,目的卻很“單純” 隨著黨和人民群眾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紀律規矩越來越嚴,監督越來越密,“造假”成為一些違紀官員規避監督的“障眼法”。通過梳理案例發現,雖然官員“造假”的內容和手段五花八門,但目的都是千方百計地撈取利益、保全自己。 ——假檔案,人為拔高自身條件以滿足干部選拔任用要求。“三齡兩歷一身份”造假是官員謀求升遷的常用手法。2015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通報了對一名涉嫌檔案造假騙官的處級干部進行立案調查。這名干部從外省調入之前僅為副科級,但通過年齡、履歷造假“洗檔案”,一躍成為正處級干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執行研究員劉山鷹指出,干部選拔任用、領導退居二線都有具體年齡限制,很多干部為爭取提拔、延長任期,往往不擇手段將年齡改小,以至于出現部分干部的履歷推算結果顯示,讀初中時就已參加工作計算工齡等怪象。 ——假報告,謊報、瞞報個人有關事項,糊弄組織。今年3月,中組部下發通知要求加大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的核查力度,包括擴大抽查比例到10%,實行干部選拔任用“凡提必查”。這一措施為干部行為套上緊箍,也使一些隱藏很深的貪腐分子露出了馬腳。如此高壓態勢下,一些領導干部還是不收手,企圖瞞天過海、混過組織的審查。 被立案審查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原黨組書記、副廳長莫涓曾為本人和其兒子辦理假身份證,隨意出國(境),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嚴重違反了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 ——假表態,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政策陽奉陰違,臺上反腐、臺后貪腐。“腐敗沒有后悔藥。”“官以不貪為寶,民以清官為寶。”“大貪是從小貪開始的,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全家腐’必然是‘全家哭’。”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曾在各種場合多次談反腐,而這些轟轟烈烈的反腐表態最終成為他自己落馬的注腳。 王敏、萬慶良……已查處的官員中有不少都在臺前維持著“反腐斗士”的光輝形象,甚至于落馬消息傳出后,許多干部還頗感“意外”。這些言行不一的“兩面人” 想通過擺出積極的姿態濫竽充數,從而轉移組織的注意力、隱藏自身問題,然而再精彩的表演只是欲蓋彌彰,假面具終會被黨紀的利劍戳穿。 |
相關閱讀:
- [ 12-12]干部抱怨“要查每個人都有事” 中紀委:荒謬
- [ 12-11]中紀委通報119起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
- [ 12-08]中紀委網今年已通報52名高校領導 10人被“雙開”
- [ 12-08]中紀委機關報批部分干部:任上面九級風浪 紋絲不動
- [ 12-07]中紀委機關報:有些干部受處分后泄氣 為其思想松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