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魯暢、高博)12月16日,國家旅游局公布第四批游客“黑名單”,5名游客上榜。自今年4月6日施行《游客不文明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已有16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單”。專家認為,“黑名單”制度的出臺,有利于引導游客文明出游,但是,由于不文明出游行為涉及多方面,因此更有針對性地處罰還需細化。 這5名游客為何上了“黑名單”? 從發布的信息看,這5名游客上“黑名單”的原因:3名四川游客因對座位調整不滿在機艙內大鬧,1名上海游客在日本便利店毆打店員,1名湖南游客因隨行兒童購票問題砸傷隨團導游。 今年5月,國家旅游局對4月6日才施行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中的第五條和第六條作出修改,包括“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游客在旅游活動中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等內容,文件名稱也改為《國家旅游局關于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 辦法施行以來,國家旅游局分別在5月8日、8月19日、9月11日和12月16日4次公布“黑名單”,共計有16名游客上榜。 記者發現,“黑名單”上的16名游客,因登機后調換座位、調整座椅大鬧機艙的游客7人,“爬雕塑照相”2人,在國外機場鬧事4人,毆打導游、當地工作人員、強行打開飛機應急艙門各1人。對于強行打開飛機應急艙門的周某,警方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其予以治安拘留15日處罰。對于在飛機上因調整座椅與他人發生爭吵、打鬧的王某某、華某某,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 “黑名單”等相關規章制度還在完善 按照辦法規定,“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門應將“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通報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補救措施,挽回不良影響。必要時向公安、海關、邊檢、交通、人民銀行征信機構等部門通報“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 雖然還沒有來自國家旅游局的限制出境人員名單,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黑名單”能對不文明游客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對文明旅游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專家表示,從《旅行社行前說明服務規范》《導游領隊引導文明旅游規范》兩項旅游業行業標準的發布,到出臺《國家旅游局關于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旅游經營服務不良信息管理辦法(試行)》,旅游管理工作中的舉報、記錄、發布環節都已涵蓋,相關規章制度正在不斷完善。 今年“十一”長假后,國家旅游局首次公布全國旅游經營服務不良信息名單,17家企業和個人“榜上有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認為,“黑名單”制度對于治理旅游市場秩序將起到積極作用。這種方式改變了以往的管理模式,是從需求端來倒逼供給端的創新。 “黑名單”處罰措施尚缺法律依據 對于“黑名單”制度能否治住旅游市場“沉疴”,有專家指出,在法律層面,“黑名單”制度的處罰措施還缺少法律依據。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認為,只有修改旅游法,或者對旅游法做出進一步司法解釋,才有法可依。 業內人士認為,除“黑名單”制度外,規范游客行為仍需要日常的狠抓嚴管。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服務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翔認為,要配套更嚴厲的監管措施,針對責任主體明確的違規事件,旅游主管部門可以依法加強監督問責,杜絕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消費者投訴無門現象;針對職責不清的違規行為,可以加強部門協作,組建聯合執法或綜合治理隊伍,做好日常監管。 厲新建認為,“黑名單”不能一發了之,需要完善其前序管理和后續管理,“黑名單”公示時的警告與誠信經營狀況改善后的警告取消都需要有相應的規范。 |
相關閱讀:
- [ 12-19]倒掛懸崖照被揭穿 眾多游客涌入景點模仿
- [ 12-19]港媒:中國游客在阿根廷耶路撒冷最受歡迎
- [ 12-18]日本將加大力度吸引外國游客 振興地震災區旅游業
- [ 12-18]韓國出“大招”吸引中國游客 最長停留期延至90天
- [ 12-18]明年WiFi覆蓋鼓浪嶼全島 預計近期有望對游客開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