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管理混亂 美國槍支致死率趕上車禍
2015-12-21 07:04: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數據顯示,60多年來,全美槍支致死率首次趕上了車禍死亡率。 根據這項數據,包括用槍自殺、他殺和槍械意外致死在內,2014年美國按年齡調整的槍支致死率同車撞車、車撞人等車禍死亡率相同,都是十萬分之10.3。 《華盛頓郵報》17日報道,槍支致死率和車禍死亡率兩條趨勢線“匯聚”,主要緣于自1950年以來機動車死亡率驟降。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每10萬人中有超過25人死于機動車事故。從那以后,這一比例下降了一半多。 而同一時期,美國槍支死亡率上升。最近幾年,用槍自殺的人少了,被人用槍殺害的人卻多了。現階段,每三個死于槍支的人中有兩人是他殺。 從各地情況看,2005年,只有阿拉斯加、馬里蘭兩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槍支致死率比車禍高;而到了2014年,變成21個州加哥倫比亞特區。 根據美國疾控和預防中心數據,美國人頭號死因是疾病,包括癌癥和心臟病。不過,車禍和槍支堪稱疾病以外的最大死亡原因,高于跳樓自殺和酒精中毒。 【技術和法規是關鍵】 過去65年,車禍死亡率的下降歸功于汽車技術的改進和更加嚴厲的法規。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要求汽車必須裝安全帶;70年代,開始使用防抱死剎車裝置;80年代,人們關注酒駕和強制使用安全帶;90年代,開始使用安全氣囊……最近幾年,美國政府要求汽車配備電子穩定系統,對不集中精力駕駛行為加大處罰力度,還即將出臺行車記錄儀使用標準。 這一系列規定讓美國有了更安全的汽車、更安全的道路、更好更規范的司機,使得美國機動車死亡率下降。 與之相比,美國槍支管理法規顯得比較混亂。一些先前對槍支使用的限制被取消,如1994年通過的攻擊性武器禁令在2004年到期后未能得到延長。喬治·W·布什執政時期,國會通過法令,禁止執法部門公開犯罪分子獲取槍支地點的信息,還讓槍支制造商可以免于一些民事訴訟。 能夠識別槍械持有者的“智能槍支”技術一度遭到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和很多槍主的反對。而相對溫和的控槍法令,包括購買者背景審查等,雖然得到很多槍主和美國大眾的支持,但還是在擁槍權支持者和全國步槍協會的施壓下,未獲通過。 《華盛頓郵報》報道指出,槍支致死和車禍死亡在許多方面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槍支致死很多是故意為之,不管是他殺還是自殺;而車禍致死多是無意識行為,通常是事故所致。與槍支相比,汽車是更復雜的機器。“通過技術和法規,我們已經讓汽車更加安全了,而讓構造更簡單的槍支更安全,應該也是可以做到的。”(劉學)(新華社特稿) |
相關閱讀:
- [ 04-23]美國槍支購買漏洞驚人 數百萬逃犯躲過檢查買槍
- [ 12-27]美國槍支管制最大障礙系選民 47%民眾家中有槍
- [ 12-24]美國槍支生意堪稱搖錢樹 年產值約318.4億美元
- [ 12-20]大視野:美國槍支管理 中國式“血荒”
- [ 12-20]美國槍支管控已成為復雜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