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北、東北地區接連遭遇大范圍嚴重霧霾,局部地區PM2.5峰值濃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尤其是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不少大城市空氣污染的首要來源。盡管近年來各級政府出臺了不少舉措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但記者在采訪發現,由于在排放標準、檢測方法、專業維護、監管力度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機動車尾氣檢測造假突出,大量高污染機動車仍在“合法”行駛,花費巨大人力財力的機動車尾氣治理措施流于形式。 尾氣污染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在環保部第一階段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9個城市的污染源解析中,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等城市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機動車尾氣已成為越來越多大中城市PM2.5的主要貢獻者。四川大學催化材料研究所所長陳耀強表示,機動車尾氣中含有多環芳烴等16種高致癌物質,可進入人的血液,且我國人口的高度集中分布導致機動車的集中分布,機動車尾氣已對城市居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為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各級政府實施了多項治理措施,如建立在用車尾氣監測、環保標志核發等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和油品質量,各地加速淘汰老舊車和黃標車。 但陳耀強表示,現行機動車治理措施并沒抓住重點,機動車污染仍在增加,使得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的機動車治理措施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來,重慶市統一采用穩態工況法和加載減速法進行尾氣檢測,投入600多萬元建成覆蓋所有檢測機構的網絡在線實時監控系統,2014年檢測在用機動車共計110.1萬輛,環保定期檢測率達88.23%,超過全國50%的平均水平。盡管如此,2014年重慶主城區機動車尾氣排放仍占PM2.5來源的29.5%,超過工業成為第一來源,讓尾氣監管部門十分困惑。 重慶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前對車企檢查,柴油車排放造假突出,由于沒有明確法律授權以及機動車環保排放未納入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機動車環保一致性監管缺乏力度;且各地機動車尾氣檢測進展不一,“機動車這種流動性污染源僅靠區域性防治,監管難度大,不少重慶車輛到沒有開展尾氣檢測的地方取得環保合格標志。” 在今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聯合舉行的“環檢機構專項整治核心問題專家研討會”上,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研究員韓應健等專家指出,機動車尾氣檢測設備造假作弊和“車蟲寄生”現象普遍。陳耀強表示,由于機動車尾氣治理鏈條不完善,機動車尾氣檢測造假已成為行業潛規則。網上各種代辦汽車年審廣告滿天飛,一些黃牛黨聲稱“200元尾氣包過”。車主朱某的越野車已行駛44萬公里,“我的車尾氣排放肯定不合格,每次都找黃牛給錢過,很多人都是這么做的。”重慶市某區汽車維修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檢測造假嚴重,很少有車主專門去維修尾氣排放系統。 據環保部發布的《2013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2.24億輛,未來5年預測我國新增機動車1億輛以上。專家警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機動車尾氣污染將會更加嚴重。 |
相關閱讀:
- [ 12-12]測尾氣僅需1分多鐘 廈門治黃標車的“神器”來了
- [ 11-26]韓進口大眾柴油車也曝尾氣造假 召回12.5萬輛
- [ 11-23]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就“尾氣門”向消費者致歉
- [ 11-03]榕開展安檢機構尾氣檢測專項檢查 暫未發現違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