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變革中國之年
2015-12-21 07:3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年終報道·2015的歷史方位 全面變革中國之年
劃定 2015年就要結束了。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了一整年的故事,十三億人的一年,加起來是十三億年,遠遠超過人類在地球上可以追溯到的年份。所以這一年的中國故事,其精彩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好在這是一個骨子里尊重實踐的國度。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數人在以偉大的實踐,推動著從個人到社會的前進。 關鍵與開局 在展望2015年時,習近平總書記用了兩個詞,“關鍵之年”與“開局之年”。前者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后者是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這一年的中國改革,在“啃硬骨頭”與“過深水區”中度過。 年末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了一個叫“供給側改革”的詞,這個在11月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就被提到的概念,開始逐漸為人們所知。中國改革,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是常態。正如許多經濟學家尚不知如何破局,改革所應對的是未知,所走向的是一條現代化的路。 而在不久前,引起世界關注的則是軍隊改革。專家說,在中國軍史上,這樣的改革也少見。你可以從這里看到中國改革的歷程,從年初開始,習近平就在視察、調研與講話中,對軍隊改革謀篇布局,直到在“9·3閱兵”的演講中,向世界莊重承諾裁軍30萬員額,改革駛入了快車道。 同樣引起轟動的是國企改革。從巡視組推動的央企反腐,到9月國企改革方案的正式出臺,共和國長子的一舉一動,快不得,慢不成,遵循改革章法與邏輯,上下同欲推動前進。 改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月復一月的會議中不斷開疆拓土。今年,習近平組長主持召開了11次會議,其中議題跨度極大。正因其艱難,才需要這樣的議事平臺,調動資源,鉚足馬力前進。 對于改革而言,這一年是如此關鍵。 而對法治而言,良好的開局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是以這種方式度過“開局之年”的。 在習組長親自主持召開的深改組會議上,相當一部分決議與依法治國有關。其中第十次會議要求,以施工圖方式明確十八屆四中全會190項改革措施的改革路徑、成果形式和時間進度。 年初的全國兩會上,《立法法》出臺;同樣在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一句“有權不可任性”,贏來舉國掌聲;年末的12月4日,人們第二次過“憲法日”。有一家之規,有一國之法,舉國上下對法治的敬畏與尊重,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制度日趨完善,帶來一系列新鮮變化。比如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設立,比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諸多制度的出臺,比如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出爐,比如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的公布,不一而足。 在種種變革中,法治社會尤其需要耐心,因其程序嚴謹,更因理念之變道路漫長。幸運的是,2015年開了一個好頭。 |
相關閱讀:
- [ 12-20]“二孩”放開后部分高齡夫婦出境嘗試試管二孩
- [ 12-16]胡坊鎮:多措并舉給力備戰二孩新政策
- [ 12-16]全面二孩面前最缺的或是家庭教育
- [ 12-14]“你敢生我就敢死”提醒“二孩教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