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十萬飛機零件無一次品 "大國工匠"35年堅守藍天夢 核準、劃線,鋸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氣動鉆頭依線點導孔,握著銼刀將零件的銳邊倒圓、去毛刺、打光……他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和著空氣中漂浮的鋁屑凝結在頭發、臉上、工服上…… 作為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整整35年。35個春夏歲月里,他加工過數十萬的飛機零件,但從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登上央視《大國工匠》。圖片來源:央視網 1.手工打磨大飛機精密零件 “大國工匠”這樣煉成 在C919首架數百萬個零部件的大飛機上,有80%是我國第一次設計生產的,鉗工胡雙錢打磨著大飛機上的一個個精密零件,所有工作都靠手工完成的胡雙錢像一個有些過時的“老古董”,他的抽屜里裝滿了和他同一個年代的老式工具。 在靠近東海灘邊的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里,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他們打磨、鉆孔、拋光著,對重要零件作著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零件只能手工完成,原因在于,大飛機零件加工的精度,要求達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技術要求。 胡雙錢在工作間。圖片來源:上海文明網 因為長期接觸漆色、鋁屑等,胡雙錢的手已經有些發青,只顯粗糙。但就是這雙每天重復著同一個動作的手,將手工制造出來的零件被安裝在近千架飛機上,飛往世界各地,圓著他的藍天夢。 “只要中國制造的大飛機翱翔在藍天,我愿一生做個工匠。”胡雙錢仰望著藍天這樣說。 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人。工匠的特質是不斷地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工藝,制造的產品通過雙手的升華,塑造著“工匠精神”。胡雙錢35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追求著完美和極致,35年無次品,是最好的注釋。 追尋胡雙錢的“工匠”軌跡,是他的嚴謹和一絲不茍,還有專業和敬業。 1960年7月,胡雙錢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在做工人的父母眼里,“技術”就是一門“手藝”,一門能夠謀生的手藝。父母希望他能學會一門手藝,掌握一項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術。在父母的教誨下,成為一名技術工人的夢想,早早地在胡雙錢心里扎下了根。 與一些人相比,胡雙錢是幸運的。1977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那一年,胡雙錢剛好中學畢業,他如愿進入了5703廠技工學校,也就是上海飛機制造廠技校。 更幸運地是,在技校學習期間,胡雙錢跟著老師參與了運10飛機零部件的加工生產,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好學的他十分珍惜這次機會,虛心向師傅請教,苦練技能,從不輕易放過每一個問題。從此,他也與飛機結下了深深的緣份。 由于飛機的零件加工都是一些精度要求高、技術難度大的精細活,他從中學到了許多技巧和方法。經過理論學習和技術鉆研,胡雙錢很快就能獨立操作了。 |
相關閱讀:
- [ 05-15]航空公司長沙招聘 近三百美女追逐“藍天夢”
- [ 05-31]湖北5名貧困農民工子弟圓“藍天夢”
- [ 04-16]湖北招聘乘務員、安全員 數千人面試競逐藍天夢
- [ 04-09]“藍天夢·球技美”職工籃球賽
- [ 11-08]連江 “藍天夢·球技美”職工籃球賽落幕
- [ 04-03]污染指標多了,藍天夢還能實現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