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喜悅還沒散去,運10由于多種原因最終下馬。一時間,胡雙錢很有些失落,沒飛機產品干了,內心有說不出的難過,但卻只能默默地放在心里。 運10下馬后,原本聚集了一大批航空人才的上海飛機制造廠漸漸冷清下來。說起這段經歷,胡雙錢有些哽咽。當時,因為沒活可干,不少技術人員離開了工廠,到外企、私企就職,這支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隊伍漸漸散了。 當時,工廠門口停滿了一些前來招聘技術員工的企業專車,胡雙錢也收到了邀請,一家私營企業的老板甚至為他開出了3倍工資的高薪,但他拒絕了。在周圍一些人的不解中,胡雙錢留了下來,選擇了堅守。 要生存,先把淚擦干。胡雙錢相信,堅持是一種力量,是人生不斷前行的動力。運10下馬后,工廠只能承接一些民品。就是民品,也能練技術!那段時間,他做過電風扇、大客車座椅等民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胡雙錢自豪地說,用造飛機的技術生產出的電風扇、絞肉機等民品,質量特別好,深受老百姓歡迎。 1985年4月,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上海飛機制造廠簽署了生產25架MD82飛機的合同,又可以接觸飛機了,胡雙錢看到了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談及那段艱難的歲月,胡雙錢感慨道,只有不斷堅持,不斷進取,不斷拼搏,不斷超越,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更加寬闊,才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更加美麗、絢爛。 3.35年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從沒出現過一個次品 35年,經胡雙錢之手加工的數十萬個飛機零件,而從沒出現過一個次品。 從2003年參與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后,胡雙錢對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飛機,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和夢想,又是“首創”,風險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雙錢讓自己的“質量弦”繃得更緊了。不管是多么簡單的加工,他都會在干活前認真核校圖紙,操作時小心謹慎,加工完多次檢查,“慢一點、穩一點,精一點、準一點。”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質量的執著追求,胡雙錢在ARJ21新支線飛機零件制造中大膽進行工藝技術攻關創新。 型號生產中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加班加點對胡雙錢來說是“家常便飯”。“哪行哪業不加班?”他總說,“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飛行在藍天,我義不容辭。” 一次臨近下班,車間接到生產調度的緊急任務,要求連夜完成兩個ARJ21新支線飛機特制件任務,次日凌晨就要在裝配車間現場使用。 他下班沒有回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點鐘,這批急件任務終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飛公司在黃浦江畔成立,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再次被點燃。胡雙錢意識到: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也到了。 在他眼里,自己一人好不算好,一個團隊好才是真好。圖片來源:上海文明網 胡雙錢又忙了起來。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研制的民機早日在祖國的藍天上翱翔,他常常一周有六天要到位于浦東新區的數控機加工車間里,打磨、鉆孔、拋光……繼續書寫著無差錯的記錄。 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將近5米,最小的比曲別針還小。有一次,在加工某定位圈時,由于零件的直徑小,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徑更小,而孔徑深度尺寸又較長,孔徑的公差要求高,通常加工完孔徑的內圓尺寸后,內徑無法進行打表測量,也沒有專用量具。胡雙錢反復琢磨,找出了一種測量內壁尺寸的方法:用塊規加上標準的圓柱銷進行輔助測量,通過一次次打表測量,直到符合圖紙的加工要求。最終,他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胡雙錢不僅要按工作計劃加工形狀各異的零部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廠里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在現場臨時加工。 胡雙錢再一次臨危受命。 這個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頭發絲直徑的二分之一。這樣的零件本來要靠先進的數控車床來完成,但當時廠里沒有匹配的設備,胡雙錢藝高人膽大,硬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鉆床,用了一個多小時,打出36個孔。當這場“金屬雕花”結束后,零件一次性通過檢驗。 胡雙錢和青年員工在一起。圖片來源:上海文明網 胡雙錢還承擔著青年員工的培養工作。在他眼里,自己一人好不算好,一個團隊好才是真的好。在這個不斷創新的時代,胡雙錢有了更深層的思考:如何才能培育“工匠精神”?只有把團隊中的所有成員有效地組織起來,把技術傳授給年輕人,使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發揮出團隊的無窮力量,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匠精神”才能傳承。 這么多年來,胡雙錢帶出的徒弟很多。他說:“企業文化需要傳承,技術也同樣需要傳承。技術是自己的,更是企業的,企業造就了我們,為我們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我們展示技能創造了機會。我會毫無保留地把我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希望他們早日成為車間的頂梁柱。” 而這位有著一手精湛技藝的“大國工匠”,僅有的一張全家福還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胡雙錢一家從住了十幾年的30平方米老房子搬了出來,貸款買了位于上海寶山區的70平方米的新家。作為一個一線工人,胡雙錢一家最大的財富就是一摞摞的獎狀證書。 回望走過的路,胡雙錢感慨地說:“勤奮刻苦為我贏得尊嚴,技藝精湛讓我收獲榮譽,我為自己是一名航空工匠而感到自豪。” (本網根據《胡雙錢》、《胡雙錢:“大國工匠”的藍天夢》、《“大國工匠”胡雙錢 35年無悔的堅守》、《創業亟需“工匠精神”》等稿件綜合整理,感謝上海文明網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工匠精神”是一種努力將99%提高到99.99%的極致精神。哪怕再小的細節,也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胡雙錢,一個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大國工匠”。35年,加工數十萬個飛機零件,從沒出現過一個次品,這令太多人震驚。要做好一件事,不難;要做好一天的工作,也不難。但是,要在35年間,不出差錯,做好每一件事,卻是難上加難。人生道理歸納起來很簡單,但是,要真正領會并身體力行,卻很艱難很可貴。“大國工匠”胡雙錢為藍天夢甚而為中國夢詮釋了最敬業的“工匠精神”,是我們各行各業學習的榜樣。 |
相關閱讀:
- [ 05-15]航空公司長沙招聘 近三百美女追逐“藍天夢”
- [ 05-31]湖北5名貧困農民工子弟圓“藍天夢”
- [ 04-16]湖北招聘乘務員、安全員 數千人面試競逐藍天夢
- [ 04-09]“藍天夢·球技美”職工籃球賽
- [ 11-08]連江 “藍天夢·球技美”職工籃球賽落幕
- [ 04-03]污染指標多了,藍天夢還能實現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