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于子茹)截止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綜合各地方案來看,建立居住證制度成為各地“標配”,部分城市降低了落戶門檻,特大城市則普遍提出“建立積分落戶制度”。中國的戶籍改革正在推進,但這能否洗去人們現有對戶籍制度的疑慮? 戶籍改革長期以來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它之所以牽動人心,是因為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切身利益。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一字之差,卻由此衍生出諸多的差異。 據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辜勝阻統計,現行戶籍管理制度導致了60多種城鄉間的不平等福利。且這種不平等福利涉及就業、住房、醫療、社保、公共服務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進城務工人員,這種不平等福利更為明顯。同城同工卻不同待遇深受詬病。實際上,戶口本身并不重要,附著在上面的種種福利,才是人們關注戶籍改革的根本原因所在。 前些年,有些城里人看不起農村戶口;這幾年,農村戶口舍不得換成城鎮戶口。這種現象的出現,根源也都在福利上。看不起農村戶口,是因為當時城鎮社會保障優于農村,之后,隨著經濟改革發展與土地收益緊密關聯的農村戶口,也自然而然成為了“新貴”。 不少人呼吁戶籍政策放開大門。然而,一旦戶籍大門打開,肯定會吸引大量人口進入“高福利”戶籍地;大門關上,又產生不平等,存在“兩難”。本輪戶籍改革正是要解決這一兩難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社會公共資源如何均衡分配。 以農民進城為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去年全國共有2.7億農民進城務工,他們面臨著醫療、住房、子女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如果期望戶籍改革一步到位,以城市目前教育、醫療資源的承載力,顯然無法滿足如此激增的需求,硬性推進反而會引起難以預料的社會問題。 試想,如果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放開戶籍政策,會有多少人涌入?恐怕是天文數字。由此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和城市環境問題,可想而知。 可以說,戶籍制度改革,既需要中央頂層設計,也需要各省市拿出魄力,積極穩步推進。實現社會資源的均衡分配,并不會隨著戶籍改革的進行而一步到位。當前的戶籍改革只是一個開始,還需要后續工作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以及社會基礎設施的跟進。 戶籍制度改革試水,統一戶籍破冰,這是人們希望看到的。但統一戶籍性質僅僅是標志,逐步消除依附在戶籍上的差別待遇,才是衡量戶籍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說,24個省份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值得歡迎,但這還只是戶籍改革的開場。 |
相關閱讀:
- [12-13] 居住證會否帶來不公平?專家建議低門檻
- [12-13] 居住證條例來了 該福利廈門暫住證已有部分實現
- [12-13] 居住證的含金量是個“發展變量”
- [12-14] 居住證貴在有含金量
- [12-15] 讓居住證安定那些漂泊的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