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城市病”開良方
2015-12-24 22:46:51??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為管理粗放開良方 網上有這樣一則段子:“一醉漢躺在路邊,路人呼之:汽車來了,酣睡;警車來了,酣睡;消防車來了,酣睡;城管車……話音未落,醉漢倉皇逃之。”提到城市管理,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最基層的城市管理者——“城管”,他們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經常會在新聞中看到“城管打人”、“暴力執法”等字眼,其實,這也是一種“城市病”——管理粗放。 剛剛結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今年11月9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對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推進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以城市管理現代化為指向,堅持以人為本、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理順管理體制,提高執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讓城市成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要加快推進執法重心和執法力量向市縣下移,推進城市管理領域大部門制改革,實現機構綜合設置,統籌解決好機構性質、執法人員身份編制等問題。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和執法制度,特別是要建設一支過硬的執法隊伍,真正做到依法、規范、文明執法。”11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指出:“要改革城市管理體制,理順各部門職責分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實責任主體。”12月14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落實城市管理主體責任,改革城市管理體制,理順各部門職責分工,嚴格安全監管,健全城市應急體系。” 美麗城市需要政府、企業和市民多方的共同參與建設與管理。剛結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政府要創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別是要注意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同時“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尊重市民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為應急滯后開良方 近年來,城市的內澇災害、踩踏事故、群體性事件等時有發生,相關部門應急遲緩,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教訓十分慘痛。 人是城市的主體,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習近平指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12月21日結束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關、質量關,并把安全工作落實到城市工作和城市發展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習近平多次強調城市安全和應急體系建設問題。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城市安全監管,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救災救援隊伍。”12月1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再次強調:“嚴格安全監管,健全城市應急體系。” 城市應急管理體系和安全體系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屏障。只有建立健全科學的城市應急管理體系,才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維護公共安全、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的根本之道。 城市之病其實是城市的治理體系不科學造成的,所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在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已經為“城市病”開出良方,只要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并制定好切合實際的措施,就可以逐步消除“城市病”。 |
相關閱讀:
- [ 12-24]關于這些經濟熱詞,習近平怎么說?
- [ 12-24]習近平為“城市病”開良方
- [ 12-24]習近平智慧講述“中國故事” 讓世界讀懂中國
- [ 12-24]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大韜略:明紀律樹規矩 制度反腐劍指頑疾
- [ 12-24]習近平: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不走樣不變形
- [ 12-24]習近平: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不走樣不變形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大韜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