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環境保護部今日通報了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進展情況。截至10月底,全國共清理阻礙環境監管執法“土政策”206件;查處違法排污企業4.68萬家、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企業6.37萬家,責令停產2.86萬家,關停取締1.7萬家,罰款4.7萬家。 通報指出,各地在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清理廢除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土政策”專項工作已順利完成,環境保護大檢查已進入督查整改階段,網格化環境監管正在積極推進。 二是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加強環境監察執法人員培訓等重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2015年1-9月,全國累計查處涉建設項目環境違法案件共20564件。環境保護部印發《全國環境監察系統2015-2017年干部教育培訓實施方案》,各省(區、市)也制定三年培訓方案,嚴格培訓持證上崗制度。各省(區、市)均已明確便攜式移動執法終端配備使用目標。 三是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強化監管執法能力保障等長效機制不斷完善。17個省(區、市)的環保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聯合探索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各省(區、市)均已制定2015年度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工作方案并實施,積極探索環境保護督政新機制。截至2015年10月底,除安徽、海南、甘肅、寧夏等4個省(區)正在或準備開展綜合督查外,其他27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對134個市開展了綜合督查,對28個市縣進行了約談、對19個市縣實施了區域環評限批、對督查中發現的176個問題進行了掛牌督辦。 但各地在落實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地區工作不平衡、壓力傳導不夠、層級衰減突出。內蒙古、四川等省(區)環境保護大檢查部署較晚,部分地區地方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的力度、深度和細度還不夠,進度滯后。湖南、廣西、海南、四川等省(區)環境監管網格劃分不足10%,還有個別地方尚未對網格環境監管做出部署。二是企業環境守法形勢不容樂觀。三是環境保護“一崗雙責”工作機制和基層環境監管能力保障各地尚有較大差距,環境監管投入與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還不相適應。 環境保護部要求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加強指導和督查,嚴格落實好《通知》要求的各項工作,確保2015年底前應當完成的環境保護大檢查和環境監管網格劃分順利完成,2016和2017年應當完成的三項工作在2015年底前也取得明顯的階段性進展。 |
相關閱讀:
- [ 12-17]上海開征“治霾費”? 政策制定部門回應:不準確
- [ 12-09]福建排污權交易走在全國前列 11月成交600萬元
- [ 12-02]PM2.5爆表為何還有數百家企業超標排放?
- [ 12-02]福州安泰河又變白大量泥漿入河 這回誰干的?
- [ 11-13]德國大眾:知曉排污造假員工自首可免遭革職
- [ 11-09]福州白馬河出現排污口 污水夾帶衛生紙染黑河水
- [ 10-15]價格改革意見: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 [ 09-29]福州晉安河水位下降現排污口 地下管道污水直排入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