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線上線下互動 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政策 | 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
紅利
《意見》提出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推進簡政放權,調整完善市場準入資質,推進一照多址等住所登記制度改革。
二是創新管理服務,開展商務大數據建設和應用。
三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促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積極推廣網上辦稅服務和電子發票應用。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發展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等互聯網金融。
五是規范市場秩序,創建公平競爭的創業創新環境和規范誠信的市場環境。
六是加強人才培養,建設電子商務人才繼續教育基地,開展實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訓。
七是培育行業組織,建立良性商業規則,促進行業自律發展。
——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5〕72號)
國務院出招促快遞業發展 重點城市間48小時送達
政策 | 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紅利
這是國務院出臺的第一部全面指導快遞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提出,到2020年,快遞市場規模穩居世界首位,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快遞年業務量達到500億件,年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骨干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實現48小時送達,國際快遞服務通達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服務滿意度穩步提高;年均新增就業崗位約20萬個,全年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日均服務用戶2.7億人次以上,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
——2015年10月26日,《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61號
國務院出招,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
政策 | 11月,國辦印發《關于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
紅利
《意見》指出,要用3年左右時間,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初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監管格局。《意見》提出四方面舉措:
一是突出監管重點。堅持線上線下治理相結合,對網上銷售假劣農資、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電器電子產品、汽車配件、裝飾裝修材料等開展集中整治,嚴厲查處利用互聯網侵權盜版等違法行為。
二是落實企業責任。指導和督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強對網絡經營者的資格審查,配合執法部門反向追溯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侵權假冒商品經營者。
三是加強執法協作。完善部門間執法聯動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完善跨境執法交流協作機制。
四是健全長效機制。加快電子商務領域法規建設,明確網絡商品交易規范、爭議解決方式、法律責任以及各類電子交易憑證、電子檢驗檢疫報告和證書的法律效力。
——2015年11月0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國辦發〔2015〕77號
農村商業模式將迎來重大改變
政策 | 11月,國辦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紅利
《意見》提出七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制訂出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規范和工作指引。推動電商扶貧。
二是鼓勵和支持開拓創新。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和農村電子商務強縣創建活動。
三是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四是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加強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農村物流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集配和冷鏈等設施建設。
五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寬帶普及。促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電子商務創業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授信和貸款支持,簡化農村網商小額短期貸款手續。符合條件的農村網商,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七是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強網絡市場監管,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誠信建設。
——2015年11月0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