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就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征求意見 油價市場化步伐或加快 國內油價機制將添地板價? 本報訊(記者藺麗爽)昨日,發改委就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再次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預計此次大范圍征求意見后,價格機制完善的重點和方向將基本明確。 “十三五”期間能源改革是重頭戲,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和天然氣銷售價格是主要內容。數據顯示,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進入連跌模式,累計跌幅已超過50%。近期歐美原油期貨價格更雙雙跌破40美元大關,創下近11年新低。最近兩次成品油調整窗口,發改委都暫停了調整。 此次油價機制座談會在此背景下召開。據了解,受邀參會的各方包括用油大戶、貨車司機、船主、出租車司機、私家車主、行業協會、石油企業、煉油企業、貿易企業、專家學者等各方面代表。據介紹,此次會議與會代表眾多,討論的點也很分散。參會代表就成品油價格機制是否應設置“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具體水平如何確定,價格調整方式如何簡化、優化,如何保證國內石油供應安全、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資源節約利用等問題發表了意見。 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價格改革大方向應向市場化目標邁進,放開價格,由市場自主定價。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的目標和最終方向是市場化,此次仍然只是過渡方案。”從大的形勢來看,目前成品油價格機制確實應該作調整了,總的方向應該是越來越市場化。 新聞背景 現行油價機制只有“天花板價” 現行的油價機制中只有“天花板價”,并沒有設置“地板價”。中國現行石油價格管理架構形成于2008年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針對油價“天花板價”,該辦法第七條有過這樣的表述: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里面沒有規定國際油價處于何種低位水平時進行管控,也就并沒有設立“地板價”。 2013年成品油定價機制剛改革完。2013年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將調價周期縮短,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二是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將正負50元/噸作為是否調價的界限;三是適當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 |
相關閱讀:
- [ 12-31]低油價倒逼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 調價周期或再縮短
- [ 12-30]油價“最后一調”再次擱淺 繼續征求社會意見
- [ 12-30]加油站置換國五標準油 價格暫不調整|73歲兒子搬廠賣機器 只為離老母親近點
- [ 12-30]調整油價應多用市場這只“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