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016年這樣干
2016-01-02 19:53:04??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林雯晶 劉寶琴 |
分享到:
|
圖為: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新的一年中,我們要“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政府需要簡政放權,協調政策制度為經濟減負;市場要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產業。2015年12月18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放松管制、釋放活力、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習近平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新的一年中,我們要“著力推進改革開放”。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朝著黨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開放方向奮勇前進。” 總書記同時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