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反四風年報:處理縣處級及以上干部數增幅超50%
2016-01-03 13:48:11??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2012年12月4日,履新不到20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這短短600多字的八條規定,被稱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一把“手術刀”,“小切口”推動“大變局”。 三年過去了。“八項規定”“反‘四風’”……這些公眾如今耳熟能詳的詞匯,昭示的是一場深刻的作風之變。透過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官方網站2015年通報曝光的數據,您會對此產生更真切的感受。 2015,處理縣處級及以上干部數增幅超50% 2015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扭住“四風”不放,抓住重要時間節點、緊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截至11月30日,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2128起,處理43231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9011人。 2015年,截至11月30日,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處理的黨員干部中,省部級有8人、地廳級441人、縣處級3818人;而2014全年,這些數字分別為2人、198人和2630人。2015年前11月,受處理的縣處級及以上級別干部人數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廳級增長123%,縣處級增長45%。 前11個月,全國查處的縣處級及以上干部占處理總人數的9.9%,比去年增加6個百分點;給予黨政紀處分比例達到65.9%,比去年翻了一番,體現了越往后執紀越嚴的要求。 持之以恒糾正“四風”,是從嚴治黨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部署的重點工作。糾正“四風”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要拿出“最講認真”的勁頭,有了反映就及時約談提醒,發現問題就馬上核查處理,堅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下去,越往后執紀越嚴、處分越重。 隱形“四風”問題,查處力度有待加大 在高壓態勢下,“四風”問題更加隱蔽,穿上隱身衣、進入青紗帳,由“地上”轉入“地下”。比如,吃喝玩樂躲到農家院落,結賬找老板開銷,收送電子紅包禮卡等,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行為仍時有發生。 梳理各省一級紀委官方網站通報曝光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案例,其中也有一些問題涉及“四風”問題新變種、新“花樣”,但所占比例較小。 以違規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四類問題為例,2015年各地區各部門共通報上述四類問題1818起,其中涉及隱形問題74起,僅占通報總數的4%。 詳細分析,違規公款吃喝問題通報146起,隱形問題34起,主要包括將公款吃喝轉移到單位食堂,找老板結賬等;公款旅游問題通報467起,隱形問題16起,主要包括接受服務對象的邀請利用“公權”旅游,假借開會調研等幌子公款旅游等;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通報534起,隱形問題4起,主要包括收送提貨券(卡),委托他人代收等;大辦婚喪喜慶事宜通報671起,隱形問題20起,主要是預備餐、分批辦、異地辦、親友代辦、只收禮金不參加宴請等等。這些一方面說明,變形的“四風”問題隱蔽性更強,另一方面也說明查處這些隱形“四風”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經過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四風”面上有所收斂,但樹倒根在,仍有人不把中央的禁令當回事,不知敬畏、依然故我,暗地里搞奢靡享樂,接著玩、接著樂。變形的“四風”問題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大。紀檢監察機關要咬住不放、嚴防死守,睜大眼睛、拿著放大鏡去找,同時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發動群眾監督,提高發現問題能力,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含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