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燃煤會帶來排放,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調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呼吸之痛”迫在眉睫,煤炭又不得不用,“燃煤之痛”如何解? 燃煤對霧霾“貢獻”幾何? 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污……對于霧霾的成因,特別是各類污染源的具體“貢獻率”,仍然莫衷一是。即便“排名不分先后”,燃煤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誘因之一。 “實時監測發現,重污染條件下,燃煤污染的累積非常快,特別是采取機動車限行、工業停產限產等應急措施后,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百分比顯著減少,但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卻大幅增長,成為霧霾的主要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說。 環保部分析,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 從觀測數據看,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特別是城鄉接合部與廣大農村地區的原煤散燒,是導致近期華北地區大范圍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直言,河北治霾的癥結正是產業結構重型化、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消費占比高達80%,污染嚴重。 在河北農村,每年耗煤量約4000萬噸,一些農戶使用高硫、高揮發的劣質煤,導致冬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 重霾發生后,環保部連續派出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督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的落實情況,結果卻不容樂觀。督查發現,華北地區散煤污染治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達37.5%。 “少用煤”是大勢所趨 我國能源結構過度依賴煤炭,從這組數據可見一斑:2014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出現15年來首次下降,但總量仍近40億噸;《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全球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降至30%,而當年我國煤炭消費占比卻高達66%。 “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還停留在將近100年前世界能源結構的水平上。這種差距的確令人憂心忡忡,但也意味著空間和機遇。”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說,“APEC藍”或“閱兵藍”的常態化可以通過努力實現,關鍵在于決心和措施。 我國已經明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達到20%左右。同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近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也釋放出“控煤”的信號: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推進重點地區煤炭減量替代。嚴格控制煤炭新增產能,原則上從2016年起3年內暫停新建煤礦項目審批。 但是,能源結構的調整絕非朝夕之功。我國煤炭資源總量占一次能源資源總量超過90%,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明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既有經濟性的考量,也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短期難堪大任,發展壯大和清潔替代尚需時日。 曾經深受霧霾困擾的英國,能源結構調整也延續了數十年。“英國用20年的時間使石油替代了20%的煤炭、用天然氣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最終使煤炭占能源結構的比例從90%下降到了30%。”黃曉勇說,結構變化的背后是能源生產、消費、技術、體制的深刻變革。 |
相關閱讀:
- [ 01-02]莆田近期空氣質量優良 未出現霧霾市民無需擔憂
- [ 01-02]霧霾,多國盼綜合治理
- [ 01-02]霧霾順風南下 福州市區空氣現輕度污染|2015年廈氣候評價發布
- [ 01-02]北方霧霾順風南下 福州市區空氣出現輕度污染
- [ 01-02]多國盼綜合治理霧霾 紛紛啟動不同級別預警機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