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這三年真不易,習近平為什么"能"?
2016-01-04 14:22:54??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二] 高瞻遠矚的全局掌控力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掌控全局能力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有序高效協調發展。如果這一能力缺失、黨和國家的運轉極有可能陷入松散無序甚至混亂崩潰的境地。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充分顯示了極強的全局掌控能力,做到了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既把握全局又直擊要害、既果敢決斷又大氣穩健,高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 5成竹在胸 擘畫有道 習近平總書記的全局掌控力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黨情國情世情吃得透。一步一個臺階的成長經歷,廣泛而豐富的執政經驗,使他對黨和國家治理的方向、路徑、難點、重點洞若觀火、了如指掌。 二是布局謀篇格局大。十八大后迅速形成了以一個“中國夢”宏偉愿景和“兩個一百年”階段性目標引領,治黨、治國、治軍三方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整體統籌謀劃的宏大格局。 三是掌控全局落腳實。堅信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持立足中國國情、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決不搞政績工程,決不求虛假繁榮。 6統攬全局 舉綱張目 “舉綱張目”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推崇的一種治國策略。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并發展了這一傳統治國思想,展示了統攬全局、善抓主要矛盾的高超領導藝術。最為典型的是, 先后親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等 7個領導小組組長,并親自謀劃部署、親自推動督辦,解決了一系列深層次、交織性、頑固性問題。這不僅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掌控黨和國家大局的深層思考和責任擔當,而且為促進國家大政方針落地生根創造了一種全新高效的領導模式。 7德法兼治 依規束范 離開法治,復興沒有根基;離開德治,復興沒有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上,立志走出一條德法兼治、依規束范的新路。一是致力提高全體國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凝聚民族正能量。 二是致力加強法律法規剛性約束。堅持依法治國、依規辦事,樹立底線、紅線、高壓線意識,打破潛規則,營造新風尚。 三是致力打造一支堅定踐行“德法兼治”方略的執政骨干隊伍。 8善謀敢斷 氣宇非凡 十八大以后,當人們習慣性地覺得他會等一等、看一看、望一望的時候,黨中央卻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拉開了反腐大幕。會后不到兩個月,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應聲落馬,鳴響了“打虎”第一槍。軍隊反腐問題一向極其敏感,任何領導人都會慎之又慎,而 習近平總書記從軍隊高層嚴重腐敗看到了“刀把子”、“槍桿子”問題對黨和國家全局的殺傷力,于是橫下一條心果斷出手,清除軍中害群之馬。在處理蘆山大地震、新疆暴恐襲擊等重大突發事件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展示了當機立斷的果敢、雷厲風行的氣魄、氣宇非凡的風范。 [三] 堅韌無畏的變革創造力 國家要崛起,社會要進步,要靠變革創造;推動變革創造,要靠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破冰前行的勇氣、撼動乾坤的實力和力排眾議的魄力。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充分展現出勇于變革的領導特質,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制度創新高度,帶領黨中央堅決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努力打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立志走出了一條科學治理社會主義的新路。 9思路開闊 全面創新 所謂開放,就是推進變革沒有禁區、沒有束縛、沒有限制,敢于打破禁錮、除舊布新,自覺以開放的心態和姿態面對問題、面向世界。“對內對外同步開放、市場資源 雙向開放”戰略思想的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序推進,自貿區建設的加速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積極實施,使中國開放型經濟的層次和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所謂全面,就是以創新的思路、創新的體制、創新的模式,全面推進改革,沒有空白、沒有盲區、沒有死角。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邁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步伐, 經濟變革力度空前、政治變革穩步推進、軍事變革如火如荼、文化變革有章有法、社會變革步伐加快,治國理政呈現出重點突破、系統發力、全面見效的新局面。 10自覺擔當 義無反顧 習近平總書記深知,中華民族要開創歷史,真正實現“驚人一躍”,必須大力弘揚胸懷天下、濟世圖強的精神,充分營造敢試敢闖、敢于擔當的氛圍,培育尊重擔當者、重用擔當者、保護擔當者的文化。在維護國家主權問題上,他不回避、不躲閃,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在關系國家興亡問題上,他敢于向各種利益集團亮劍,不容許任何人在法律制度面前搞特殊;在關系國家發展未來上,他咬定改革不放松,面對危險不懼怕,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充分展現了直面矛盾迎難而上、推進變革義無反顧的堅強意志和恢弘氣度。 11體大思精 勇闖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集大開大合的氣勢和精細入微的風格于一身,既善于從大處著眼,整體布局、謀定而動,又善于從小處入手,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謀劃“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愿景目標是何等遠大; 扶貧攻堅、足球改革等措施方案又是何等具體。他不僅思路宏大縝密,而且力主創新開放,把創新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過頂層設計推動 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促進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變革。 12無私無畏 堅韌不拔 十八大以來,在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異常激烈的時候,堅持“三個自信”、堅守“兩個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 堅持該改的堅決改,不能改的堅決不能改;在反腐“過頭論”、“刮風論”甚囂塵上的時候,堅定指出對腐敗分子一網打盡,零容忍、全覆蓋;在經濟轉型爬坡過坎關頭,堅持走轉型發展新路。這種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意志,破除了搖擺不定者的觀望心理,打消了猶豫不決者的思想顧慮,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對中國的前途更加充滿信心。 |
相關閱讀:
- [ 01-04]全國政協舉行新年茶話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 01-04]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一六年新年賀詞
- [ 01-04]習近平的青年志:中國夢屬于青年一代
- [ 01-04]習近平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 [ 01-04]習近平扶貧新論斷: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和精準扶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