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客美國朋友家,聊天中友人感嘆道:美國社會正趨向保守,這令他很困惑。他曾在政府工作,又有很深的學術研究和商業背景,屬于典型的中產階層。 巴爾的摩騷亂、密蘇里大學校長辭職事件、20多位州長公開反對接納難民、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診所槍擊事件、南加州圣貝納迪諾的槍殺事件、俄勒岡州一處聯邦辦公地點遭持槍分子占領……一年來的樁樁件件,也讓奧巴馬政府很困惑。 照理說,奧巴馬這一年的“成績單”還說得過去。在國內,經濟出現復蘇,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消費者信心指數逐漸上升;外交上,伊朗核協議的簽訂、與古巴復交等,也都是奧巴馬值得稱道的“政治遺產”。 可民眾似乎對此并不買賬。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11月23日公布的數據,只有19%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值得信賴,有74%的受訪者認為當選官員將自身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先。從皮尤研究中心歷年調查結果看,往往是經濟不景氣、外交陷入困局的時候,政府支持率偏低。如今,經濟與外交均有起色的時候,政府支持率卻走低,似乎陷于悖論。其實,悖論所揭示的正是美國社會的痼疾。比如種族矛盾突顯、貧富差距拉大、政治極化嚴重等。為解決這些老大難問題,奧巴馬政府不可謂不努力。去年4月,巴爾的摩騷亂不斷升級時,國民警衛隊的裝甲車都用上了。但巴爾的摩不少街區,警民對立依然嚴重。 內政問題給美國的競選政治添了不少料。幾位共和黨參選人都在打內政牌。為了賺眼球,有的候選人甚至承諾民眾“你們可以得到所有一切”。但民眾心里很明白,這些承諾要么隨著候選人的淡出而凋零,要么被華盛頓的政治生態淹沒。 美國社會歷來存在自由與保守之爭,而今種種情形體現出人們對政府缺乏信心、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時,社會包容性下降,對外部世界的抵觸增加,保守化趨勢顯現,尤其是反移民勢力抬頭。 “移民之國”要祭起反移民大旗,這是對美國社會莫大的諷刺。難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查爾斯·布洛撰文時打出了“反穆斯林就是反美國”這樣的標題。 |
相關閱讀:
- [ 12-14]槍支暴力,美國社會難以邁過的門檻
- [ 12-09]奧巴馬難解美國社會恐怖主義心結
- [ 06-23]奧巴馬說種族主義在美國社會仍然存在
- [ 04-07]美籍華裔作家新書《白宮有請》深度解讀美國社會
- [ 02-18]華媒:主流熱捧 農歷春節熱成為美國社會新景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