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稱“十三五”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
2016-01-07 07:22: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社科院報告稱“十三五”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 2016年PPI負值或將逐步收縮 □記者 林遠 北京報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6日發布的《中國工業發展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工業占我國國民經濟比重將緩慢降低,工業增加值增速也將略低于GDP的增速。 《中國工業發展報告》指出,隨著分工程度的加深,以及工業生產所需要的條件越來越復雜,第二、第三產業之間的界限將被打破。第二產業特別是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技術研發業、教育培訓業、咨詢業、物流業之間將形成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的局面,這也會促使工業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業態的出現。隨著新興產業戰略地位的提高和未來發展環境的改善,可以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就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工業經濟發展需要結合國家政策導向,著力抓好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以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為重點,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企業實施的發展思路,研究制定符合深化改革的全面配套政策體系,妥善處理發展和改革的關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培育和發展新產業,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保證工業經濟運行實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 與此同時,多家機構預測,在大宗商品價格止跌、去產能力度加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已經連續40多個月負增長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在2016年跌幅有望逐步收窄。央行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PPI跌幅將逐步收縮。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一是穩增長政策重點轉向財政政策;二是去產能力度有望加大;三是2016年信用風險加速爆破,企業破產倒逼產能去化;四是人民幣貶值可能帶來一定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五是美元升值周期下,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對PPI的拖累減弱。而中金公司則更為樂觀,認為PPI今年將回到正增長區間。 但也有專家提醒,“十三五”的工業增長還存在著一些嚴峻的挑戰。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凸顯。從價格來看,一些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出廠價格連續下跌,幅度還很大。這種情況是我國進入“十三五”工業運行面對的一個最為嚴重的挑戰。 |
相關閱讀:
- [ 12-26]社科院專家:明年五大任務全部圍繞供給側改革
- [ 12-25]社科院:北上廣中間階層收入存較大差距
- [ 12-15]社科院專家估算全國房產稅收入共計1.6萬億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