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2016年首次國內考察赴重慶 都去了哪談了啥?
2016-01-07 15:11:18??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學習路上按】2016年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赴重慶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和市長黃奇帆陪同下,深入港口、企業考察調研,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指導。本次調研是習近平2016年首次國內考察,總書記都去了哪些地方?談到了哪些問題?學習路上帶您去看看。 行程一:兩江新區果園港 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了解現代化港口群布局情況。 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兩江新區果園港。果園港是正在建設的第三代現代化內河港口、國家級鐵路公路水路多式聯運綜合交通樞紐。習近平聽取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現代化港口群布局、鐵路公路水路聯運、渝新歐國際鐵路開行等情況介紹,了解重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內陸地區開放開發以及功能區生態文明建設情況。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建設為重慶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慶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東部的重要載體,重慶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得知渝新歐班列運營情況良好,習近平很高興,要求重慶完善各個開放平臺,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看望現場作業人員。 隨后,習近平步行前往碼頭前沿平臺,視察長江航運和港口裝卸作業。得知總書記來了,現場作業人員、貨船船主、港口規劃建設人員紛紛過來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同他們握手,祝他們新年好,叮囑他們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背景資料:果園港簡介 果園港位于兩江新區,是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和重慶市重點打造的第三代現代化內河港口、國家級鐵公水多式聯運綜合交通樞紐,是重慶規劃布局的“1+3+9”的現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樞紐港,是重慶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重要載體。港區占地約4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05億元,設計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分為港口功能區、鐵路功能區和倉儲配套功能區。一期工程2008年開工,2010年投用;二期及擴建工程2010年開工,2013年底集裝箱碼頭投入試運行,2014年底鐵路專用線投入試運行,預計2018年建成。目前,完成投資近70億元,16個5000噸級泊位全部建成,鐵路專用線開通,倉儲配套功能區投用,初步形成集裝箱60萬標箱、件散貨1000萬噸、鐵水聯運500萬噸和滾裝商品車50萬輛年吞吐能力,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順利實現了鐵公水多式聯運、無縫對接。 行程二: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觀看企業產品展示。 離開果園港,習近平來到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他觀看企業產品展示,聽取企業生產經營和產品世代分類介紹,了解企業文化和8.5代液晶面板生產工藝流程,并視察了產品生產線。 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考察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時勉勵研發人員大膽創新。 在研發中心,幾位年輕研發人員向總書記自豪地介紹他們的技術創新歷程和成果,習近平點頭贊賞,肯定他們以多項自主創新形成比較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效應。 習近平指出,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創新人才猶如優秀種子,很是難得,要大力培養。年輕一代要有歷史機遇感、責任感、使命感,努力在創新上脫穎而出。習近平希望科技型企業及時跟蹤世界前沿動態,加強技術研發與合作,不斷攻克高精尖難題,形成能隨時掌握主動權的技術優勢,并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效益優勢,多為行業爭光、為國家爭光。 背景資料: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介 京東方科技集團1993年在北京成立,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半導體顯示領軍企業,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前五位。重慶京東方公司2013年成立,是京東方集團全國7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基地之一,位于兩江新區,占地1040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京東方重慶第8.5代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屏)生產線項目,總投資328億元,設計產能12萬片/月,主要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的顯示模組,2015年3月投產,預計2016年3月達產,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50億元。該項目采用先進的Oxide TFT(氧化物薄膜晶體管)、觸控、ADSDS(高級超維場轉換技術)寬視角等京東方自主核心技術,是未來高端顯示最主要的生產技術之一;通過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結合的創新模式,較好地解決了大型企業發展中的融資難題;帶動了液空、住友、東進等15家上下游企業集聚,將形成千億級高端顯示產業集群。預計2015年銷售收入27億元,上繳稅額5.5億元。 行程三:聽取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 考察期間,習近平聽取了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匯報,對重慶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各項工作給予肯定。他希望重慶發揮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作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再創新的輝煌。 談“五大發展理念”: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同時,五大發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要一體堅持、一體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談經濟發展: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 習近平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需要,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談協調發展: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 習近平指出,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談民生: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習近平強調,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特別是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 談扶貧:脫貧摘帽要堅持成熟一個摘一個 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成敗系于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脫貧摘帽要堅持成熟一個摘一個,既防止不思進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長、圖虛名。 談安全穩定工作:公共安全事故不能止于追責 習近平強調,安全穩定工作連著千家萬戶,寧可百日緊,不可一日松。面對公共安全事故,不能止于追責,還必須梳理背后的共性問題,做到一方出事故、多方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 談深化改革: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問題入手 見物見人 習近平指出,今年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關鍵意義的一年,要把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務牢牢抓在手上,主動出擊、貼身緊逼、精準發力。地方抓改革、推改革,一方面要落實好黨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一方面要搞好探索創新。要在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前提下,確定好改革重點、路徑、次序、方法,創造性落實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要吃透中央制定的重點改革方案,同時完善落實機制,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問題入手,見物見人,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使改革落地生根。 談領導干部:黨的執政骨干必須發揮表率作用 習近平強調,各級領導干部是黨的執政骨干,必須在“三嚴三實”上發揮表率作用。不能把理想信念只當口號喊,嚴格紀律規矩必須架起高壓線,依法辦事才能正確用權,求真務實要經得起歷史檢驗。領導干部要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樹立起讓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標桿。嚴格紀律規矩,不僅要有內容完善、針對性強的法規制度,而且要有堅持原則、不打折扣的執紀過程。領導干部要把依法辦事作為重要準繩,思想上時刻繃緊這根弦,行動上時刻對準這個表,任何時候都不濫用權力、以權謀私。領導干部要腳踏實地、實干苦干,求真知、說真話、辦實事、求實效。 |
相關閱讀:
- [ 01-07]這三年,國際政要點贊習近平治國理政
- [ 01-07]習近平四次新年考察三大主題:交民心 系民生 重創新
- [ 01-06]習近平新年首次調研確定新"指揮棒"
- [ 01-06]習近平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 [ 01-06]習近平治國有“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