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政委大院開門再迎客 法學專家學者“頭腦風暴”建言司改
2016-01-08 22:09:09??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分享到:
|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邀請12位法學專家學者走進中政委大院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政法工作和司法體制改革的意見建議。(攝影 郝帆)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邀請12位法學專家學者走進中政委大院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政法工作和司法體制改革的意見建議。(攝影 郝帆) 人民網1月8日電(張雨)寒冬晴日,中央政法委大院里兩天內迎來了第二批“客人”。繼昨天12位律師“到訪”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今天又請來12位法學專家學者座談,聽取他們對政法工作和司法體制改革的意見建議。 走進會議室,孟建柱與專家學者一一握手問候。他們大多是孟建柱、中央政法委和中央司改辦的“老熟人”。卓澤淵、陳衛東、左衛民、秦前紅、季衛東五位教授上個月剛剛參加了司法體制改革研討會,對司法體制改革舉措實際成效進行點評。其余七位專家賈宇、陳甦、何勤華、孫笑俠、張中秋、張建偉、強世功,都是目前國內法學學術理論界的骨干。他們其中不少人都參與過中央和地方司法體制改革方案的研究論證,有的是司改試點地方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成員,還有的為司法改革進行專題研究和考察。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法委研究出臺的各項司改方案和改革文件,在制定過程中都反復聽取了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在方案最終出臺前,還委托中國法學會組織專家學者進行效果評估。 落座后,孟建柱開門見山:“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要搞好頂層設計,而這離不開法學理論的支撐。”孟建柱的開場白,就讓在座的法學專家們有了一種厚重之感。他打比方說,這就如同站在高山上看問題,站得高就看得遠,也想得深。 “各位專家學者都有深厚的學術理論功底,了解當代中國法治建設情況。在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許多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很期待大家的精彩發言。”孟建柱說。 “我第一個發言。”孟建柱話音剛落,坐在他正對面的中央黨校教授、法理學專家卓澤淵就利用“地緣優勢”,第一個搶到了發言機會。卓澤淵說,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三年三大步,社會評價很高。在整個過程中,中央政法委扮演了重要推手的角色,堪稱中流砥柱。 “改革有洄流,但改革的動力更大。浪花是遇到阻礙的結果,過程艱辛但是要不屈不撓,最終必將一江春水向東流。司法體制改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中政委中流擊水,激流勇進。”卓澤淵充滿激情地說。 卓澤淵詩一般的話語引發了大家的討論熱情,專家們紛紛搶著發言,會場熱度直線上升。其間,孟建柱兩次插話:“贊揚的話就不說了,直接提意見和建議。我就是要聽大家的不同意見。” 孟建柱的鼓勵讓專家們更加“放得開”。他們在發言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改革中的問題,同時爭相為司法體制改革獻出了自己的“錦囊妙計”: “目前推進的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的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往地方法院法官、院長任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主義等問題,但也可能存在信息收集能力較差、任用成本過高等不足。”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左衛民認為,“有限集中、分層授權”既可解決上述問題,又能兼顧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機制改革基本出發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的建議,得到了很多學者的共鳴。他認為,有評估才有數據,有數據才有說服力。下一步應該做好司法改革試點的評估工作,為后面開展試點工作提供可復制的經驗。特別是,要遵循評估主體回避的原則,引入第三方評估,同時注重評估方法的多樣性。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中秋則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提出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文化特色:“制度是硬件,文化是軟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對于今天政法工作的意義,就是要提升司法和政法人員的責任感,注重政法工作中的人文關懷。” 對于每一位專家學者發言,孟建柱都聽的認真、記的仔細,并不時插話,就一些話題與他們探討。聽罷大家的發言,孟建柱說,各位專家從自己研究專業出發,從不同角度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既有宏觀的理論思考,也有具體工作的建議,對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有很大幫助。 “我們就是要聽這樣不同的聲音。即便是批評、反對的聲音,觀點我們可以不認同,但有利于促進我們認真思考。”孟建柱說。他的話讓大家想起,去年3月,有學者對司法體制改革中的一些舉措提出異議,認為有“閉門造車”之嫌。對此,孟建柱提出,要以開放的心態認真聽取不同聲音,對反對的意見也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積極對待、認真處理。他要求中央政法委、中央司改辦在出臺有關改革文件前,要進一步敞開渠道,更加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特別是專家學者和基層一線的意見。對社會關切、各界疑問,要及時回應、解疑釋惑。今天,孟建柱這一席話,再次讓大家感受到中央領導鼓勵講真話、講實話的胸襟和誠意。 孟建柱最后說,司法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期,難度大,阻力多,風險高。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既要有理想又要接地氣,既要有膽識又要有智慧。他說,只要我們堅持正確方向,遵循司法規律,學習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優秀成果,從中國實際出發,就一定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體制改革之路。 與昨天律師座談會一樣,在三個多小時的正式座談之后,12位專家學者受到了與12位律師同樣的“禮遇”——與孟建柱一起在中政委機關食堂吃自助餐以及合影。當然,自助餐也同樣成了“午餐會”。孟建柱與專家學者們圍坐在餐桌前,就上午言猶未盡的話題繼續討論交流。孟建柱與大家道別時,時間已是下午13:30。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汪永清,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姜偉、徐顯明、王雙全出席座談會。(完) |
相關閱讀:
- [ 08-18]中政委就加強和改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意見答問
- [ 02-12]中政委出臺意見 六方面解決政法工作中突出問題
- [ 10-07]中政委機關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會召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