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在霧霾籠罩的天津街頭騎行。 劉東岳攝(新華社發)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灰霾頻襲,關于其來源的說法五花八門 重霾從哪里來?(綠色焦點) 本報記者 孫秀艷 劉 毅 寇江澤 趙貝佳 “本周天津將迎來兩次霧霾,一次持續兩天半,一次持續四天。”2015年最后一周,天津市氣象局的這則霧霾預報被很多網友轉發。不少人感慨,這沒霾的半天,可得多喘幾口氣。 2015年入冬以來,霧霾肆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核霧染”“火電廠脫硫‘打折’導致霧霾”等各種說法甚囂塵上。近期重霾究竟從何而來?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業占半壁河山 京津冀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容量一倍以上 專家們表示,霧霾成因復雜,但來源基本清楚。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在2015年底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座談會上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共有5節,分別為“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污染防治”“機動車船等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農業和其他污染防治”,這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實際上已經把霧霾的來源說明白了。 不過,一些網友仍然對霧霾經常來襲感到不解:“以前也燒秸稈,天依舊藍;以前也吃烤串,天依舊藍;以前……” 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強調,“高強度排放”是導致霧霾的根本原因。工業與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工業是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重點領域,工業排放的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占全國排放總量的90%、70%、85%。在京津冀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已經超過環境容量的一倍以上。高排放長期累積,區域環境狀況已經和“從前”不可同日而語,擴散條件稍有不利,霧霾馬上到來。 根據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初步研究結果,2014年,京津冀地區以不足全國2.25%的國土面積,創造了6.6萬億元的GDP,占全國GDP總量的10.4%。單位國土面積的GDP產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64倍。 令人憂心的是,支撐這一高強度增長的,主要是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業。京津冀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組研究表明,近10多年,京津冀區域能源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幾乎占到整個工業部門產值的半壁江山。2013年京津冀地區能源重化工產業的產值總計4.4萬億元,占全國的11.8%;其中煤炭、鋼鐵、電力產值在全國的占比分別達12%、23%和13%。 重化工業的發展,給大氣環境帶來了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鋼鐵、水泥等工廠直接排放顆粒物,生成PM2.5,一些工廠排放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等,經過復雜化學變化,最終也成了PM2.5。 作為京津冀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河北唐山市很有代表性。以冶金、煤礦、建材、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污的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使得唐山的大氣污染比較嚴重。僅冶金行業對唐山市PM2.5全年的平均貢獻率,就達20%。 |
相關閱讀:
- [ 01-03]大霧致河南多條高速臨時管制 鄭州重霾圍城(圖)
- [ 12-21]京津冀及周邊重霾擴至47萬平方公里 24日將逐步緩解
- [ 12-21]重霾“卷土重來” 西安再啟重污染天應急響應
- [ 12-21]京津冀及周邊重霾區已達47萬平方公里 有加重趨勢
- [ 12-06]重霾已覆蓋北京南部:京津冀10城市拉響重污染預警
- [ 12-04]將“重霾高危”提升為“健康中國”的通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