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的開局:李克強的最大關切是這個!
2016-01-09 08:28:50? ?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1月4日是2016開年第一個工作日。這個雙重意義上的“開局”時刻,可謂“開局的開局”。總理在這個時間點做了什么?說了什么?無疑具有風向標式的信號意味。 李克強選擇了山西,選擇的考察點包括:鋼廠、煤礦、棚戶區、眾創空間、晉商博物館。仔細考量其間的關聯,總理最大的關切呼之欲出:新舊動能轉換。 為什么是山西?過往看,這里是我國最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之一;現實中,這里是困難最多、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的省份之一。這也意味著,山西的傳統動能如果能實現改造升級,就是給全國“破了題”;山西的新動能如果能真正培育起來,其他地方自然也會深受鼓舞。 新年第一站選擇山西,可以說總理是急山西之所急,但更是立足三晉大地向全國發話。 讀懂了新舊動能轉換這種緊密關聯,也就能讀懂了總理連續兩年開年考察所體現的邏輯遞進 去產能,是山西的大問題,也是全國的大問題,同時也是改造升級傳統產能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產能過剩行業重中之重,一是鋼鐵,二是煤炭。李克強在太原鋼鐵集團表示,“好鋼要千錘百煉,好產能要優勝劣汰”。在山西焦煤集團官地礦,總理深入礦井7000米,來到垂直深度300多米的綜采工作面,在這里為山西鼓勁打氣。 事實上,太鋼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山西焦煤集團作為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企業,其設備和技術放到國際上也絕不落后,但目前依舊遇到非常大的下行壓力,2015年兩大企業都是巨虧。李克強通過考察發現其中共同的問題:這些產能過剩行業的大企業現在面臨困難,主要原因是人員負擔過于沉重。所以去產能和增效益必須兩手抓:一方面國家須出臺政策,嚴格限制產業規模不再擴大,逐漸消化產能,使市場價格不再繼續走低;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社會和政府通力合作,把富余人員逐步剝離、安置好,使企業降低工資成本后重新煥發活力。 新舊動能轉換,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替代關系。這也不現實——正如總理一直強調的,中國還處于工業化過程中,離不開傳統產業、傳統動能。所謂轉換,一是通過新動能的增量來對沖傳統動能的減弱;二是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 ”等創造出新業態、新模式來改造傳統動能;三是通過新動能創造的“戰略縱深”為傳統動能的升級贏得空間,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就業。李克強在山西考察中指出,傳統企業剝離、安置人員,必須依靠“雙創”新業態新模式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看起來是小產業,實際上是大就業。”他說。 即便在山西這樣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對傳統動能依賴程度較高的地區,培育新動能依然有著巨大的空間和潛力。在太原清控創新基地眾創空間,年輕的創業者創造的很多新產品、新業態,帶動了大量就業,這讓李克強備受鼓舞。他表示山西的年輕人讓他感到很驚訝。總理體驗乘坐基地企業自主研發的太陽能電動車時,得知研發者是山西本地人,其開發的太陽能技術轉化率大大高于同類標準,他轉身對隨行的山西省負責人說:哪里都有創造啊!你們要精心打造新引擎,培育經濟新動能。 讀懂了新舊動能轉換這種緊密關聯,也就能讀懂了總理連續兩年開年考察所體現的邏輯遞進。2015年同樣是開年第一站,李克強來到廣東,考察了深圳柴火創客空間和首家互聯網銀行前海微眾銀行。那次的主題,可以理解為“雙創”激發的新動能。一年來,通過放、管、服改革,中國每天誕生1萬多家新企業,與之相伴的是,盡管經濟下行但調查失業率一直處在低位。2016年開年考察山西,主題詞則變成了煤和鋼。顯然,總理要在化解過剩產能上“出硬招”。 |
相關閱讀:
- [ 01-08]李克強:建立獎懲并舉機制激勵各地競相推動科學發展
- [ 01-08]李克強: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
- [ 01-08]李克強對全國計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
- [ 01-08]李克強對全國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
- [ 01-07]李克強:以結構性改革促進困難行業脫困發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