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視和派駐全覆蓋 讓黨內監督不留空白
2016-01-10 09:06:16?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2015年11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的方案》,明確中央紀委設置47家派駐紀檢機構,實現對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 過去的一年,是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央巡視工作和派駐機構全覆蓋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對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內監督意義重大。 亮劍形成震懾 巡視推動改革 中央巡視組代表中央去巡視,體現的是黨中央的權威。巡視是政治巡視,不是業務巡視,提出的整改意見,都是中央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工作已開展8輪,共安排100個組次,對149個地方、單位進行了巡視。其中,2015年巡視83個單位,按照地方、部門、央企、金融、事業5個板塊類型,通過“板塊輪動”,扎實推進全覆蓋。在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巡視全覆蓋的基礎上,2015年實現對中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中央金融單位全覆蓋,5個板塊已經完成3個,完成全覆蓋任務的52%。 要實現全覆蓋,就必須創新方式方法,加快巡視的步伐。2015年第一輪巡視首次實行“一托二”,每輪一個組巡視兩個單位,同類同步安排、分批集中匯報,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第二輪巡視每組再增加1名副組長,形成“一正三副”格局,進一步增強了巡視組多管齊下、密集出擊的能力。2015年第三輪巡視時,巡視組數量增加到15個,同時試點“一托三”模式,一個巡視組同時巡視3個單位,確保全覆蓋任務按時完成。 巡視組實行模塊化管理,成員由7—8個方面人員構成,其中在編人員約占1/3,借調人員約占2/3,由在編人員牽頭,包括中央紀委機關、中組部、審計、財政、監事會、金融監管等部門人員,體現了“專業性、結構性、銜接性”特征:每組配備專業執紀人員、審計人員;每組配備2—3名副組長,并根據需要組成聯絡組、談話組、信訪組、文件組、內勤組等模塊;各模塊相互間緊密聯系,有效發揮各方面人員優勢,形成整體合力。 利劍出鞘,形成震懾。2015年,中央巡視組在發現問題上敢于較真、敢于碰硬,累計談話1.5萬余人次,受理各類信訪12萬余件次,發現了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300余件、“四風”突出問題400余件,督促查處450余名非中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的領導干部案件中,超過一半的線索來自巡視。通過巡視,有力扭轉了被巡視黨組織長期以來紀律松弛、組織軟弱渙散的局面,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的落實。 巡視是發現問題,整改是解決問題。一年來,中央巡視組共向83個單位反饋了750個問題,提出整改意見650余條,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武鋼集團黨委堅決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專項整治“靠鋼吃鋼”問題,清理出近3年違規事項2444項,涉及金額7.17億元;中核建設黨組集中開展了對違法出借資質、資金等的專項治理和應收賬款、存貨專項清理,其中資金拆借專項治理累計收回資金12.35億元。 同時,巡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長效機制。巡視對發現的共性問題,提出標本兼治的對策建議,促進完善體制機制。今年以來,中央巡視組向國務院和國資委等有關部門提出關于國企改革的意見建議159條,為中央深改辦和國資委等有關單位提供專題報告22份,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問題導向參考。 此外,省區市和中央單位巡視工作堅持深化“三轉”,巡視利劍作用更加彰顯。2015年,省區市完成巡視任務2512個,發現“四個著力”方面問題33648件,發現廳級干部問題線索3991件,處級干部問題線索14760件,立案查處廳級干部265名、處級干部1386名;53家中央單位巡視組發現領導干部問題線索2125件,涉及局、處級干部1519名,有力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 |
相關閱讀:
- [ 01-10]今后兩年或用四至五輪巡視完成巡視全覆蓋|盤點2015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
- [ 01-10]報告稱今后兩年用四至五輪巡視完成巡視全覆蓋
- [ 01-08]于偉國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福建成立巡視組 遇特殊可直接匯報省委書記
- [ 01-08]福建成立巡視組 遇特殊情況可直接匯報省委書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